唇枪舌剑展雄风----记武大环境法博士论文答辩会(5/28)
当三三两两的学人走过武大湖滨路,运土卡车总是在不经意间轰隆驶来,留下泥泞和厚重的尾气后绝尘而去,有人不由埋头咳嗽,有人掉头以背相迎。在间或的调侃中,我们走向掩映在山坡树林中的环境法研究所,暂时忘却现实的无奈,来参加环境资源法博士论文答辩会。 这次有三位博士生答辩。张璐的论文主题是环境产业的兴起与环境资源法的变革,他的研究力图在市场化与环境资源法的发展中勾勒出逻辑运动的力量,用从利益限制到利益增进等分析框架,构建环境资源法的新价值。高利红的题目是论动物的法律地位,她沿着历史分析的线索,从法律客体与主体的变迁中界定主体的规定性,对主客二分的权威性思路进行反思。唐双娥的研究是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她将思路从预防原则和法律实践处着手,分析了风险预防原则在一些国家的适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分析了转基因贸易的个案。后者正是欧美本月闹着要到WTO争个是非的热点新闻。 答辩委员会成员是武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法、经济法、行政法专业的几位教授,三位博士生的导师是蔡老师。答辩老师依次对三位同学展开了理论轰炸。 经济法和行政法的冯果、周佑勇教授对环境产业一文似乎颇有理论契合点,从经济法和行政法的角度提出问题。吕忠梅教授兼治环境法、经济法,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王树义教授从宏观角度和具体的观点多方面提问,答辩主席郭锐教授主持之余,也提出问题。可怜张璐频频接镖,使出浑身功夫,厘清自己的观点,演绎文章逻辑。 高利红的文章和回答极有思辨性,研究题目在法理学、民法学以及环境法学中颇受关注又很具争议。她的答辩高潮叠起,不时出现精彩问答。旁听过答辩的同学不妨在此补充。我只记得最后一句,有些轻松逗笑,一位老师问。赋予动物主体地位就能保护好动物吗?高回答。女人从客体到主体很多年了还是没有男人过的好,所以主体和利益保护不是一回事,吕老师接到,所以高利红回家还得吃动物。 唐双娥的研究专业深入,对环境法乃至公共健康法等都有启发。只是答辩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3点多,精彩场面记不住了。 三位博士最终顺利通过答辩,即将赴三所有深厚法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力的高校任职。祝愿他们的博士论文能早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