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蛟
一 前言
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源,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壮大,志愿者在我国社会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如何做好志愿者的管理,对非营利组织的维系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非营利管理实践来看,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存在志愿者资源不足、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不强、流失严重等问题。志愿者管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在水环保组织中,志愿者管理同样也面临着上述难题。
水环境保护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水环境保护项目的持续运作更需要有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证。如何在有限条件下,最大程度上整合社会资源,推动水环境保护项目持续有效进行,已经成为考验环保组织的试金石。本文将以一家致力于海岸带保护的环保组织为例,分析其志愿者管理模式,以供相互学习和借鉴。
二 机构简介
参见案例四十四机构简介。
三 项目介绍
2010年1月,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组织开展了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防治项目,历时一年左右。执行项目期间,协会顺利开展了海滩、海面、海底调查与清除活动53次,参加活动8008人次,奉献时间22630小时,共清除垃圾11590公斤。同时,编印并发放《海洋环保手册》7000份,并通过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等多家媒体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新闻报道。最后,编制了《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状况调查报告》呈报给政府和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该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包括甄选志愿者并进行调查专项培训,编写和印制《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防治指南》,以及对海岸线进行实地调查等前期工作;之后召开了“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防治研讨会”,并成功举办“中国·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清除公益活动”,来自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环保志愿者共3000余人参与了该活动。
第二阶段包括召开“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调查与清除公益活动协调会”;在各区市县海滩进行海洋垃圾调查与清除活动,并向市民发放《海洋环保手册》,进行海岸带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开展海底垃圾的调查与清除活动;对海岸线海洋垃圾污染及溢油污染情况进行考察。
由于发生“7·16”重大泄油事件,协会着力开展海岸线海滩溢油清理工作,共组织14次活动,参加人数2100人次,奉献社会工时达3600小时,清除海滩油污面积18000多平方米,油污垃圾5500多公斤。
第三阶段清除活动接近尾声,开展了5次小规模的海滩清理活动。协会召开了志愿者表彰大会并对项目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完成了大连海岸带生态环境信息管理查询系统的建设,编制并印刷《大连海岸带海洋垃圾状况调查报告》。
通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力量,该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一方面,对于参与者来说,该项目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参与单位来说,则帮助他们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海岸带得到保护,海洋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四 总结与思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志愿者在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协会的特色资源,协会对志愿者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呢?为此,我们水环保项目组特意访谈了协会主任唐在林先生,对协会的志愿者管理体系作了进一步了解:
1.志愿者的来源
协会的志愿资源来自会员和志愿者两个方面,会员又分为个人注册会员和单位注册会员。协会给每个注册的志愿者都建立档案,并且给他们发放会员证,每五年一换次。会员证记录着志愿者的星级,星级分为1—5星,星级越高代表志愿服务时间越长。新注册的志愿者需要参加一次志愿者培训会,以增加他们对组织文化和宗旨的了解。随后进行的宣誓仪式是为了增强志愿者对组织的认识和对组织的归属感。另外,协会还开发了组织内部的志愿者管理数据库,将志愿者的身份、年龄、可支配时间等信息录入数据库,方便开展活动时根据活动安排从数据库中筛选志愿者。
2.志愿者的激励
实行星级表彰制度,根据志愿者参加环保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直接效果及社会影响力等,制定门槛高于普通环保志愿者(每年累积志愿服务时间48小时以上)的星级环保志愿者和特殊贡献环保志愿者的考核、评选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协会设立了一星到五星级的环保志愿者,及银奖、金奖两档三个方面的荣誉志愿者,形成七个档次三个方面的星级晋升机制,考核结果在每年12·5国际志愿者日公布。对晋升的会员,组织颁发晋级证书,并荣登协会网站所设的星级榜及荣誉榜。被认定星级和荣誉的志愿者可以优先获得向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评选先进和表彰的推荐,优先获得参加国际环保公益活动和优先列席协会相关专题会议等。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更多的动力从事环保志愿服务。
3.志愿者的参与
协会注重给每个志愿者施展才能的空间。一方面按照项目和区域划分不同的小组,项目组长根据季节组织开展活动,区队长负责在在本区污染点开展环保项目。另一方面,按照职能的不同划分出宣传组、项目组、策划组等几个志愿者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志愿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选择小组。例如,在海底打捞项目中,潜水员就是由一批业余潜水爱好者组成。另外,组织开展的许多活动也是由志愿者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志愿者策划好行动方案后,提交组织管理者审核通过,即可以在组织的支持下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志愿者的沟通与协调
协会组建了各项目小组的交流群,用于志愿者内部的及时交流与沟通。同时交流群有助于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协会成为环保志愿者们的家,在这个家庭里,每位志愿者都可以就环保公益事业的发展说出自己的想法,参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各项公益活动,志愿者之间可以进行充分民主的讨论、交流。
5.志愿者的培训
协会非常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环保知识讲解,使志愿者的海洋环保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让志愿者不仅仅付出志愿时间,更让他们收获到相关技能,成为掌握一定技能的专业志愿者,让志愿者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能量”。
从大连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非营利组织与志愿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非营利组织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和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途径。志愿者在活动中承担了社会责任,奉献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非营利组织开展环保志愿活动离不开志愿者的参与,事实上志愿者已经成为非营利组织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我们要积极维系这一关系,并在如何有效管理志愿者的议题上继续努力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