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1986年4月26曰,苏联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为试验主涡轮机紧急关闭系统而关闭紧急冷却系统,导致在试验开始后几秒内核反应堆急剧升温,发生两次剧烈爆炸。爆炸掀开了反应堆保护壳和地面建筑,反应堆及其附属建筑燃烧起大火,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爆炸使得80多吨的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当场有31人死于爆炸和过量辐射。爆炸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原苏联的15万平方公里地区,波及人口694.5万。反应堆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参加救援工作的83.4万人中,迄今已有5.5万人丧生,15万人成了残疾。受放射伤害死去的已达30多万人。这次爆炸不仅给人类遗传带来影响,还造成动植物的基因突变。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从该区撤出来的人中,自然流产次数和一些区的先天性畸形率增加了一倍以上。并且事故发生后出生的儿童患甲状腺癌、白血病的几率在10年内提高了9倍。至于动植物受放射性污染产生的变异性更为突出,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许多动植物的生长严重畸形,其中高大松树的针状叶比正常松树的大10倍。而核事故发生区的水库则出现了变形鱼。同时,爆炸引起大量放射性云进入大气层。放射性云逐渐扩散到中欧、西欧和北欧。降落的放射性尘埃对包括苏联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土地、河流、农作物、家禽和鱼类等造成严重损害。
[法律分析]
所谓危险物质和活动,是指有毒化学品、放射性物质和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由生物技术改变的活生物体,以及利用、经营、运输、处理、处置这些物质的活动,包括有关的技术和工艺过程。这三大类危险物质和与它们有关的活动,若利用和管理得好,可为人类带来巨大福利;若利用和管理不当,可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对它们如何妥善加以利用和管理是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问题。①目前,国际社会关于危险物质和活动的法律规则是不系统和低层次的。不系统,是指到目前为止在这个领域里尚缺乏一部有关危险物质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基本规则、基本程序以及对有关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的框架性条约。现有的一些条约(包括公约、协定等)皆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零零星星签订的,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整体联系,因而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框架。低层次,主要是指这些规则大都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软法”文件加以规定,效力层次低。有的规则虽在双边或区域性多边条约中得到规定,但这些条约的成员国数目和地理适用范围尚不足以赋予这些规则以各国一致公认之法律效力。 在危险物质中,由于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安全、健康和环境的巨大的潜在破坏力,国际社会通过国际法对它们予以严格控制是非常必要的。结合本案而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是人类核电站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该事故揭示了有关原子能利用的国际法的软弱无力。当时的条约对这种事故并未规定实质性的责任和义务。
事故发生后,由于当时苏联国内的动荡局势,没有国家对苏联提出赔偿要求。鉴于苏联在事故发生后没有立即将事故通知有关国家,也没有受到紧急援助,使其本国和周边国家的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86年主持签订了《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以及《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 《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核事故的及早通报制度,以便将核事故的跨界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公约规定.在发生核事故时,缔约国必须直接地或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向实际受到或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该核事故及其性质、发生时间和准确地点,并迅速向实际受到或可能受到影响的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可得的关于减小放射性后果的情报。《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的宗旨则是建立一个便利在发生核事故时迅速提供援助以便减轻事故后果的国际公约。公约规定在发生核事故时,缔约国必须在它们之间并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合作,以预防或减轻事故后果并保护受事故影响国家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按照公约,缔约国在发生核事故或核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地或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向任一其他国家或者在合适情况下向其他国家组织要求援助。要求援助的国家应向援助方具体说明援助的范围、类型并提供为援助方作出援助决定所必要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