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法律法规 > 正文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7-02-11 199 次

建设部、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 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建[2000]124号   1.总则   1.1为控制城市水污染,促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 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本技术政策。   1.2本技术政策所称“城市污水”,系指纳入和尚未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生活 污水和工业废水之混合污水。   1.3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建设,指导污水处理工艺及相关技术 的选择和发展,并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技术依据。   1.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水环境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 规划以及城市排水专业规划的要求,做到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 计规模,并优先安排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   1.5城市污水处理,应根据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 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1.6城市污水处理应考虑与污水资源化目标相结合。积极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 综合利用技术。   1.7鼓励城市污水处理的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开发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2.目标与原则   2.1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 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2.2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均应规划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标排放的工业 废水应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并与生活污水合并处理。   对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应严格控制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并在厂内 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排放标准。   对不能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居民区、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 路车站、经济开发小区等分散的人群聚居地排放的污水和独立工矿区的工业废水,应进 行就地处理达标排放。   2.3设市城市和重点流域及水资源保护区的建制镇,必须建设二级污水处理设施, 可分期分批实施。受纳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水体时,为防治富营养化,城市污水应进行 二级强化处理,增强除磷脱氮的效果。非重点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根据当地 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可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处理。   2.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 模和对污染物排放控制的特殊要求,可积极稳妥地选用污水处理新技术。城市污水处理 设施出水应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的要求。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出水 水质有特殊要求的,须进行深度处理。   2.5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按照远期规划确定最终规模,以现状水量为主要依 据确定近期规模。   3.城市污水的收集系统3.1在城市排水专业规划中应明确排水体制和退水出路。   3.2对于新城区,应优先考虑采用完全分流制;对于改造难度很大的旧城区合流排 水系统,可维持合流制排水系统,合理确定截留倍数。在降雨量很少的城市,可根据实 际情况采用合流制。   3.3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受纳水体环境要求较高时,可考虑将初期雨水纳入城市污 水收集系统。   3.4实行城市排水许可制度,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监督检测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 污水水质和水量,确保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安全有效运行。   4.污水处理4.1工艺选择准则   4.1.1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 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   4.1.2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 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 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   4.1.3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 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 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   4.1.4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 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4.2处理工艺4.2.1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应根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规划要求和建设规模,选用物化强 化处理法、AB法前段工艺、水解好氧法前段工艺、高负荷活性污泥法等技术。   4.2.2二级处理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20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20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 用常规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它成熟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2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 法、SBR法和AB法等成熟工艺。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 氧法、AB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   4.2.3二级强化处理   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是指除有效去除碳源污染物外,且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处 理工艺。在对氮、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 理设施,一般选用A/O法、A/A/O法等技术。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A/O法、A/A/O法外,也 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   必要时也可选用物化方法强化除磷效果。4.3自然净化处理工艺   4.3.1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 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入置方法。   4.3.2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条件,采用各种类型的土地 处理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   4.3.3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采 用土地处理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   4.3.4采用土地处理技术,应严格防止地下水污染。   5.污泥处理   5.1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 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   5.2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 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   日处理能力在10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 利用。   采用延时曝气的氧化沟法、SBR法等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采用 物化一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   5.3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 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6.污水再生利用   6.1污水再生利用,可选用混凝、过滤、消毒或自然净化等深度处理技术。   6.2提倡各类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按照经济合理和卫生安全的原则,实行污水再生 利用。发展再生水在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城市杂用、生态恢复和工业冷却等方面的利 用。   6.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应根据用户需求和用途,合理确定用水的水量和水质。   7.二次污染防治   7.1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必须充分重视防治二次污染,妥善采用各种有效防治 措施。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前期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进行充分论证。   7.2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防治传染性疾病传播,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应设置消毒设 施。   7.3在环境卫生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应防治恶臭污染。   7.4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并符合有关噪声控 制要求。   7.5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稳定化处理后的污泥,用于农田时不得含有超标的重金属 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卫生填埋处置时严格防治污染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