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国国家科学院P. H. 格雷克等255位院士 著,胡德胜 译 网友点击量: 1770 次 添加时间:2010-7-20 21:49:43
气候变化和科学的整体性 美国国家科学院P. H. 格雷克等255位院士 著,胡德胜 译 按:2010年5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第328卷第5979期第689-690页发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P. H. 格雷克等255位院士(其中有11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题为《气候变化和科学的整体性》的公开信。信中阐释科学,捍卫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客观性,呼吁人类社会采取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该文对于促进对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客观和正确认识,加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全面和科学理解,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征得原文作者许可,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胡德胜博士对该文进行了翻译,译文刊登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2页。 针对科学家们特别是气候变化科学家们的政治攻击,最近不断升级。对此,我们深感不安。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方面的事实。这就是:科学结论总是存在某些不确定性,科学从来都不能够彻底证明任何事情。如果有人说在科学家完全确信之前社会不应该采取任何行动,那么,这就是等于说社会应该永远不要采取行动。对于像气候变化这样一个潜在的巨大灾难,不采取任何行动则会对我们这个星球构成一种危险性的风险。 科学结论通过对众多基本规律的认识而获得,而基本规律则来自实验室实验、对自然的观察、数学和计算机模型的支撑。同所有人一样,科学家们也会犯错误;但是,科学研究程序就是用于发现和纠正这些错误的。科学研究程序具有内在的对立性:科学家们建立信誉和获得承认,不仅仅因其支持已有研究成果,而是更因为其向世人证明了某一科学共识的错误,并且提出一种更好的阐释。这正是伽利略、巴斯德、达尔文和爱因斯坦过去所做的。然而,某些结论在已经经过彻底而深入的测试、质疑以及检验之后,它们就获得了“业经确立的理论”的地位,从而经常被说成是“事实”。 例如,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表明,我们的地球约45亿岁(地球起源学说),我们的宇宙起源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事件(大爆炸理论),今天的生物是从生存于过去的生物进化而来(进化论)。尽管这些理论在科学界为绝大多数人士所接受,盛誉仍在等待那些可以证明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任何人。气候变化正属于这类理论:有令人信服的、全面的以及相互一致的客观证据表明,人类正在以威胁人类社会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方式,改变着气候。 气候变化否定者最近对气候科学以及,更令人担忧的,对气候科学家们的许多攻击,是典型的受特殊利益或者教条驱使的攻击,而不是一项旨在提出一种以可靠证据令人满意的替代理论的诚信努力。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及关于气候变化的其他科学评估,基于数千名科学家大量的和全面的报告,不可避免地,也是正常地,出现了一些错误。错误被指出之后,便得到了纠正。但是,在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并没有任何事情足以证明关于气候变化的下列基本结论发生了变化。 (一)由于大气中热俘获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地球正在变暖。华盛顿的一个多雪的冬天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二)上个世纪期间热俘获气体浓度增加的大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的人类活动所致。 (三)在改变地球气候方面,自然原因一直在发挥作用,但是,其作用目前正在被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变化所迅速取代着。 (四)地球变暖将导致许多其他气候模式以现代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改变,包括海平面上升以及水文循环变化的增速。二氧化碳浓度的日益增加正在使海洋的酸度增加。 (五)这些复杂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威胁着沿海的社区和城市,威胁着我们的食物和用水供应,威胁着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威胁着森林,威胁着高山环境,以及威胁诸多其他。 世界科学团体、国内研究机构和每一个人还能够讲出更多,而且,已经讲出了更多。但是,这些结论应该足以说明,为什么科学家们从我们习以为常的实际做法中对后代将要面临的一切表示关注。我们敦促,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立即采取行动,解决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联合国所限制的化石燃料燃烧在内。 我们还呼吁,结束对我们的同行所进行的基于莫须有和有罪推定而进行的麦卡锡式的刑事检控,结束政客们为了寻求不采取行动的对策而对科学家们的骚扰,结束不断蔓延的针对他们的弥天大谎。人类社会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我们可以置科学于不顾,采取鸵鸟政策,并且祈求侥幸;其二是,我们可以为了公众利益而采取行动,迅速而切实地减轻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好消息是,明智而有效的行动是可能的。但是,延迟行动不应当成为人类社会的选择。
联名院士名单:P. H. 格雷克,R. M. 亚当斯,R. M. 亚马西诺,E. 安德斯,D. J. 安德森,W. W. 安德森,L. E. 安瑟兰,M. K. 阿罗约,B. 阿斯富,F. J. 阿亚拉,A. 巴克斯,A. J. 贝丘顿,G. 贝尔,M. V. L. 本内特,J. L. 本内特森,M. R. 贝伦鲍姆,O. B. 伯林,P. J. 比约克曼,E. 布莱克本,J. E. 布拉蒙,M. R. 博齐恩,J. S. 博耶,E. A. 博伊尔,D. 布郎顿,S. P. 布里格斯,W. R. 布里格斯,W. J. 布里尔,R. J. 布里腾,W. S. 布勒克,J. H. 布朗,P. O. 布朗,A. T. 布林格尔,J. 小凯恩斯,D. E. 坎菲尔德,S. R. 卡彭特,J. C. 卡林顿,A. R. 卡什莫尔,J. C. 卡斯蒂利亚,A. 卡泽纳夫,F. S. 蔡平三世,A. J. 切哈诺沃,D. E. 克拉彭,W. C. 克拉克,R. N. 克莱顿,M. D. 科, E. M. 康韦尔,E. B. 考林,R. 麦考林,C. S. 考克斯,R. B. 克罗托,D. M. 克罗瑟斯,P. J. 克鲁岑,G. C. 戴利,G. B. 达尔林普尔,J. L. 丹格尔,S. A. 达斯特,D. R. 戴维斯,M. B. 戴维斯,P. V. 德卡米利,C. 迪安,R. S. 德弗里斯,J. 戴林霍弗,D. P. 德尔默,E. F. 德朗,D. J. 德罗西耶,T. O. 迪纳,R. 德罗,J. E. 狄克逊,M. J. 多诺霍,R. F. 杜利特尔,T. 邓恩,P. R. 埃利希,S. N. 艾森施塔特,T. 艾斯纳,K. A. 伊曼纽尔,S. W. 恩兰德,W. G. 厄恩斯特,P. G. 法尔科夫斯基,G. 费海尔,J. A. 费雷约翰,A. 弗什特,E. H. 费希尔,R. 弗希尔,K. V. 弗兰纳里,J. 弗兰克,P. A. 弗雷,I. 弗里多维奇,C. 弗里登,D. J. 富图依玛,W. R. 加德纳,C. J. R. 加勒特,W. 吉尔伯特,R. B. 戈德堡,W. H. 古迪纳夫,C. S. 古德曼,M. 古德曼,P. 格林加德,S. 黑克,G. 哈梅尔,S. 汉森,S. C. 哈里森,S. R. 哈特,D. L. 哈特尔,R. 哈兹尔科恩,K. 霍克斯,J. M. 海斯,B. 希勒,T. 赫克弗尔特,J. S. 豪斯,M. 胡特,D. M. 亨腾,I. A. 伊斯基耶多,A. T. 雅根多夫,D. H. 詹曾,R. 让洛斯,C. S. 詹克斯,W. A. 朱里,H. R. 卡巴克,T. 凯拉斯,P. 凯,S. A. 凯,D. 肯尼迪,A. 克尔,R. C. 凯斯勒,G. S. 胡什,S. W. 基弗,P. V. 基尔希,K. 柯克,M. G. 基弗尔森,J. P. 克林曼,A. 克卢格,L. 克诺波夫,H. 科恩伯格,J. E. 库茨巴赫,J. C. 拉加里亚斯,K. 兰贝克,A. 兰迪,C. H. 兰米尔,B. A. 拉金斯,X. T. 勒皮雄,R. E. 伦斯基,E. B. 莱奥波德,S. A. 莱文,M. 莱维特,G. E. 莱肯斯,J. 利平科特-施瓦茨,L. 洛兰,C. O. 洛夫乔伊,M. 林奇,A. L. 马博贡杰,T. F. 马隆,S. 马纳比,J. 马库斯,D. S. 马西,J. C. 麦克威廉斯,E. 梅迪纳, H. J. 梅洛什,D. J. 梅尔策,C. D. 米切纳,E. L. 迈尔斯,H. A. 穆尼,P. B. 穆尔,F. M. M. 莫雷尔,E. S. 莫斯利-汤普森,B. 莫斯,W. H. 芒克,N. 迈尔斯,G. B. 奈尔,J. 内坦斯,E. W. 内斯特,R. A. 尼科尔,R. P. 诺维克,J. F. 奥康奈尔,P. E. 奥尔森,N. D. 奥普代克,G. F. 奥斯特,E. 奥斯特罗姆,N. R. 佩斯,R. T. 佩因,R. D. 帕尔米特,J. 佩德洛斯基,G. A. 佩特斯科,G. H. 佩腾吉尔,S. G. 菲兰德,D. R. 皮佩尔诺,T. D. 波拉德,P. B. 小普赖斯,P. A. 赖卡德,B. F. 雷斯金,R. E. 里克莱夫斯,R. L. 里夫斯特,J. D. 罗伯茨,A. K. 罗姆尼,M. G. 罗斯曼,D. W. 拉塞尔,W. J. 拉特,J. A. 萨布洛夫,R. Z. 萨格迪夫,M. D. 萨林斯,A. 萨蒙德,J. R. 萨内斯,R. 舍克曼,J. 舍尔秀伯,D. W. 申德勒,J. 施米特,S. H. 施奈德,V. L. 施拉姆,R. R. 塞德罗夫,C. J. 莎茨,F. 舍曼,R. L. 西德曼,K. 西,E. L. 西蒙斯,B. H. 辛格,M. F. 辛格,B. 斯克姆斯,N. H. 斯利普,B. D. 史密斯,S. H. 斯奈德,R. R. 索卡尔,C. S. 斯潘塞,T. A. 施泰茨,K. B. 斯特里尔,T. C. 聚德霍夫,S. S. 泰勒,J. 特伯格,D. H. 托马斯, L. G. 汤普森,R. T. 特简,M. G. 特纳,S. 乌耶达,J. W. 瓦伦丁,J. S. 瓦伦丁,J. L. 范埃腾,K. E. 范霍尔德,M. 沃恩,S. 韦尔巴,P. H. 冯希佩尔,D. B. 韦克,A. 沃克,J. E. 沃克,E. B. 沃森,P. J. 沃森,D. 韦格尔,S. R.韦斯勒,M. J. 韦斯特-埃伯哈德,T. D. 怀特,W. J. 威尔逊,R. V. 沃尔芬登,J. A. 伍德,G. M. 伍德维尔,H. E. 小赖特,C. 吴,C. 温施,M. L. 佐巴克。
通讯作者:P. H. 格雷克,电子邮箱petergleick@pacinst.org。
原文编辑:珍妮弗•西尔斯。
注释: 1. 联名者均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但是文中观点并不代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观点。
2. 联名者的工作单位详见《科学》杂志网页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8/5979/689/DC1上的佐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