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培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招生培养 > 正文
蔡守秋教授在环境法研究所2012级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2017-02-07 2042 次

蔡守秋教授在环境法研究所2012级新生见面会上的讲话

  我热烈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从现在起,不管大家来自何方,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武汉大学环境法人,这是一个值得珍爱一生、骄傲一世的光荣称谓!

  最近看到友人传给我的两个材料,都涉及到人的理想、道德和情操问题,我是有感而发,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武汉大学的领导希望你们树立做一个成功的人的信念。我认为,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先做一个好人、有道德的人、负责任的人。在新形势下,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研究型大学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要信仰法治、崇尚学术、追求真知、造福社会。要在严谨为学、追求真知的同时,勤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定论和勇于创新。知识不等于文化,智慧不等于责任。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凡掌握真正的知识的学生,必须先树立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大学精神。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真正的经济学理论,决不会同最高的伦理道德准则产生冲突。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 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大学不能培养“连老祖宗和爹妈都不认识的唯利是图的”的人。不能被诸如“只有利益,没有理念”、“浮躁、浮夸,大家都想一夜暴富;无门、无奈,大家都想有个好爹;无道德、无信仰、弄虚作假”等不道德的社会现象牵着走。诚信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也就没有文明;诚信也是个人品格的灵魂,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高贵的品格。

  第二,做一个仰望星空、胸怀世界、顶天立地、天人合一的武汉大学环境法人。环境保护自誉“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武大环境法人既要善于“仰望星空”,又要善于“脚踏实地”。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我认为,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武汉大学是一所依山傍水、美丽浪漫的大学,“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生活在山水之间,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激发灵感,可以诗意栖居。为了使校园更加美丽,我们提倡绿色经济、“低碳”生活。希望各位新同学,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绿色、低碳、环保的学习、生活方式。

  第三,学会“包容”,养成泰山不弃抔土、河海不择细流的胸怀。北京大学周校长在迎新会上强调学会“包容”。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成就了北大的辉煌。“中华文明是学习的文明、对话的文明、包容的文明”。包容精神,体现着一所大学的胸怀,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胸怀。一所大学的包容精神,体现在对学术观点的包容,对师生个性特点的包容,对各种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包容,对干事者的包容,对探索者的包容,对执着精神的包容,对有缺点的人才的包容。对同学们来说,包容是眼界、是胸怀、是气度,但也是修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武汉大学环境法人的气质。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把握我们心灵的,只有自己;健康、快乐、成功、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我们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用积极的心态点亮自己的未来,要善于自己说“Today is a good day”(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

  第四,学会坚持。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命运负责洗牌,但玩牌的是我们自己。学会“专注”,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坐得了冷板凳,努力从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和力量。要勤奋,自觉地勤奋学习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非功利”的求学态度,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风范,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品质。

蔡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