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与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 韩利琳* 摘要: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WTO的有关贸易规则及其环境保护规则对成员国具有约束作用。中国企业环境意识的提高,以适应WTO的贸易与环境保护规则,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提出了提高中国企业环保意识的几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环境意识 WTO 可持续发展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的主观反映,其核心是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取向.。作为人类意识的一个方面,环境意识同样决定于客观实在,随着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存在的生态环境。企业的环境意识是指企业劳动者集体在利用环境的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相关问题的认识、判断、态度以及行为的集体取向。环境意识的产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也不断完善。环境意识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高低的重要尺度,环境意识又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加入WTO,中外贸易更加频繁,WTO的环境保护规规则将对中国企业产生着重要影响。发达国家严格环保要求以及他们公众比较成熟的环境意识和已显现的绿色文明气氛,将进一步激励和促进中国的企业提高环境意识。提高企业环境意识,为保护全球环境,抑制生态恶化,发展国民经济,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WTO关于环境保护规则 在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优先考虑的议题,贸易协议中包含了多项环境条款,并且于1994年成立了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ET)。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成为CET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充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在贸易组织设立协议的前言中,明确指出:“缔约方在处理它们的贸易与经济关系方面,应当基于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与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同时按照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世界资源得到最优惠利用,并以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成员的各方需要相适应的方式,求得既保护和保存环境,又增强保护和保存环境手段”。在持续发展的目标下,达成世界资源最适当运用,寻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道路。WTO的一些协议中包含了处理环境问题的规定: 1.GATT第20条一般例外:(b)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同时规定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地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2.《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指出:不应当妨碍任何国家采取任何必要措施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该协议规定涉及一切产品的技术管理条例、测试、认证以及技术标准、包装、标签等,承认各缔约方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生命、健康和环境,有权采取适当的措施,但只以保护所需的程度为限,不应成为多边贸易的障碍。鼓励各缔约方采用国际标准,但不要求因而改变其保护水平。会员认为无论是自发性或强制性的环境标志,是政府或民间所经营的环境标志,因环境标志制定机构亦属于标准制定机构之一,且环境标志中如涉及与产品相关之程序及产制方法(product-related processes and production methods),则应遵循TBT规范及其良好作业典范。此外假如为强制性的标志,则应通知WTO秘书处,以转知其它会员。如为自发性的标志,则应提供标准制定的工作计划,每年至少提报两次。增进透明化不仅可降低贸易的障碍,并且可促成其环境目标之达成。 3.《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规定:只要不在情况相同或类似的成员之间构成武断或不合理的歧视就允许采取歧视性标准。如果存在科学依据或当某一成员认为高水准的保护合适时,可以实行或维持一种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实施这种措施可以达到比实行国际标准更高的动植物卫生保护水平。该协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或合理性,可以背离国际标准。 4.《农产品协议》中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措施中绿色补贴是指那些许可使用、不必承担削减义务的补贴,其中包括环保计划下的开支。 5.《补贴与反补贴协议》中不可申述的补贴第4种:为适应新的环境保护要求,扶植改进现有设备所提供的补贴。但这 种补贴仅限于改造成本的20%。同时要求缔约方将这类补贴情况提前、及时通知各缔约方,如果有疑义,也须磋商解决。 6.《政府采购协议》中的例外条款:政府采购协议不妨碍任何一个缔约方实行或实施下述措施:即为保护公共道德、秩序和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但他们不得作为对条件相同的国家进行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一种手段,或作为对国际贸易的隐蔽限制。 二、WTO环境保护规则对提高中国企业环境意识的重大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环境保护议题对协调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由的国际贸易与永续发展,在许多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实施良好的环境政策与贸易政策,不仅给整体环境保护带来益处,同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达成永续发展的目标,WTO环境保护规则对提高中国企业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WTO环境保护规则为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促进企业环保产品的市场通路奠定基础。生态标志的使用,使生产厂家通过设计和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有益产品,在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协助消费者在消费时作出对环保产品的消费决定,有利于中国企业环保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贸易自由化。 2.WTO环境保护规则的透明化是企业实现环境信息权的重要途径。企业环境权是指企业在拥有享受环境和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同时,企业也具有保护环境,清洁生产的义务。WTO规则透明化给所有利益相关者均等参与环境保护机会,增进透明化不仅可降低贸易的障碍,并且可促成中国企业提高环境意识,清洁生产,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3.WTO环境保护规则对提高中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使企业生产符合国际标准,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着重要意义。 发展中国家因经济、技术水平不够发达,较低的产品质量环保标准可能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新的贸易壁垒,但同时,也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提高产品环境标准的动力。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都倾向于较高的环境标准。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出于对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心,人们对绿色的环保产品已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此,发展中国家公民的关心程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公民。因此,从原则上来说,即使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不愿意在贸易中采用较低的环保标准,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冷落。外资直接投资在贸易中将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产品等引入中国市场,从而带动中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4.WTO环境保护规则有利于中国调整国内产业结构,淘汰污染密集型企业,发展环境保护产业。过去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环境恶化为代价的。世界贸易组织环境环境保护规则有利发展中国家优先购买绿色产品,出口比较优势产品,并且调整本国产业结构。 三、加入WTO,对中国企业发展带来的压力 (一)来自于绿色壁垒的压力 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商品进行了准入限制 。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单方面贸易限制,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非关税壁垒。它把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对不符合国际或进口国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的商品实行限制或拒绝进口,以保护环境为由,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贸易市场通路的因素很多,其中产品质量是贸易自由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环境标志制度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但在国际贸易中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有力武器。由于一些产品因申请环保标志的成本过高或产品包装不合格而影响其在市场贸易中的竞争力,这种负面影响对世贸组织关于非歧视性原则和国民待遇提出了挑战。中国加入WTO,绿色壁垒将对我国的相关出口产品产生更为明显的影响,将对我国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带来系列影响。由于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质量标准低,在进出口贸易中,将会遭遇“绿色壁垒”问题,使企业贸易出口创汇受到影响。绿色壁垒的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压力表现形式主要有: 1.强制性的技术环境标准的压力 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下的环境管理委员会(TC207)制定的一套有关环境管理方面的管理性标准。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有利于全面规范企业的环境管理,其中体现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观念,即通过对产品的全过程控制,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生产过程、废物排放等全过程都要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按照这样的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可能冲破绿色贸易壁垒。但是由于中国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使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拒之门外。对我国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技术标准主要有:(l)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2) 陶瓷产品的含铅量;(3) 皮革的PCP残留量;(4) 烟草中的有机氧含量;(5) 机电产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标;(6) 汽油的含铅量指标;(7) 汽车的排放标准;(8) 包装的可回收性指标;(9) 纺织品染料指标;(l0) 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和含有POP杂质的化工、医药等产品。 2.国际生态标志的压力 生态标志(ECO-Label),是由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部门按照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特定图形,用以表示某种商品符合环境要求。环境标志于1978年首先在前西德使用,目前已有20多个发达国家、1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欧盟实行了环境标志制度、美国、日本、加拿大、挪威、瑞典、法国、芬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环境标志制度,并趋向于协调一致,相互承认。这犹如一层层无形的屏障,使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步履艰难,甚至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国家不仅将其视为保护环境的新举措,也将其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在环境标志标准方面,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由于环境标志在发达国家的迅速推行,我国出口的纺织品、油漆。涂料、建筑材料、清洁用品、纸张、纸制品、电池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受控物质及其制品、机械产品、鞋类、橡胶制品等已经或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国际贸易绿色包装制度的压力。绿色包装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节约资源和能源,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包装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到产品制造、使用、回收和废气的整个过程均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对不符合绿色包装要求的产品将遭到绿色壁垒。如美国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将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二)来自于环境污染转嫁的压力 环境污染转嫁是困扰企业的重要问题。所谓环境污染转嫁,也称环境污染转移,它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技术贸易、生产或其他方式将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其他危害的技术、生产设备或产品等移转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中国加入WTO,随着贸易往来的增多,中国企业面临的污染转嫁主要形式: (1)以出口形式向企业转移危险废物。发达国家利用贸易转移的机会增多,以出口的形式向中国企业转移危险废物。 (2)通过直接向中国企业投资渠道转移污染密集产业。西方一些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把许多污染密集产业(Pollution Intensive Industries)转移到中国企业。 (3)通过贸易与投资渠道向中国企业转移有害技术、工艺、设备、产品。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人通过贸易和投资将国内已淘汰或因严重污染环境而遭禁止的有害生技术、工艺、设备、产品出口或通过投资方式转移到中国企业,将会加剧中国企业的环境污染。 (三)来自于中国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的压力 企业环境意识与环境经营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进行生产,就要排放污染物,环境外部不经济性解决的方法是成本的内在化,要求企业实施合理的环境标准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将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开支,反映在企业营运的成本与产品价格上,既可以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又可以避免隐藏环境成本与生态倾销(Eco-dumping)问题的争议。企业要增加经济效益,必须考虑环境保护要素。 由于中国传统企业环境意识比较弱,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这与WTO保护规则要求企业实行生态化管理远远不能适应。 四、加入WTO,提高中国企业环境意识的思考 (一)确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有要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经济发展,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加入WTO,企业要提高环境意识,首先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这种理念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的始终,才能与国际环境保护相接轨,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企业清洁生产的环境意识 中国一方面将环保法律法规与经济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淘汰落后工业设备,关闭污染企业,在企业技术改造中推行清洁生产;另一方面,配合扩大内需,增加环保投入,积极促进企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ISO14000、环境标志和产品质量认证,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赢得主动权。 (三)提高企业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应对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已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壁垒之一,这就增加了我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难度。目前,我国出口的产品多数是受到环境影响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企业的环境意识不强,使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限制。发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品牌优势、国际营销网络优势等,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绿色壁垒应对能力: 1. 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标准; 2.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标志认证活动; 3. 改进产品绿色包装技术; 4. 控制企业污染转嫁。 (四)提高企业环保技术创新能力 加入WTO,要想使我国的企业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够顺利进入国际 市场,获得国际通行证,应推进环境认证制度,与国际接轨,使我国的企业和产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从而拓展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企业必须要有环境技术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提高工艺流程,提倡循环经济,节约能源。 (五)提高企业环境经营管理意识 环境经营这一新概念、新思路已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出现。许多企业正在从被动治理环境转向主动将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转移到符合社会生态安全,符合绿色消费的轨道上来。环境经营是世界范围企业经营理论的一次历史转变。我国企业正面临着“绿色冲击波”,能否做出敏锐的反映,提供企业环境经营管理意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主要意义。 (六)加强企业开展环保科研合作交流、拓宽融资渠道的环保意识 中国企业要利用加入WTO的契机走向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接轨,就必须要真正熟悉国际环境与国际竞争规则,能够掌握和应用世界贸易规则。我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到境外投资办厂,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搞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国外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势,全面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家竞争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资料 1. 叶汝求,《环境与贸易》,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2. 金瑞林,《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蒋荣斌、邓志能,《WTO协议与争端案例》,广西民族出版社。 4. 杨国华、胡雪,《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概述》,人们法院出版社 5. 吕黄生 张亦萌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环境保护》2001.6 6. 任建兰、吴军,WTO的基本贸易规则与环境保护的约束冲突分析,《环境保护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