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文章 > 会议论文 > 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 正文
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
2017-02-12 3447 次

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 张 进*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它赖以生存的环境: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污染物大量排放,全球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环境严重污染等。这些都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在审视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同时,已经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意义。解决环境问题,科学手段是必需的,但是要“标本兼治”必须通过人类自身环保意识的提高和自觉的环境保护行动。因此,环境教育成为提高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一个有力手段和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教育的现状,探讨解决目前问题的对策,以使之朝深远发展。 关键字:环境教育 现状 对策 一、环境教育的概念、发展及意义 1. 环境教育的概念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一词最早见于1970年美国环境教育法案,美国《环境教育法》指出:“所谓环境教育,是这样一种教育过程,它要使学生认识环境围绕着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同人类的关系,认识人口、污染、资源的分配与枯竭、自然保护以及运输技术、城乡的开发计划等等,对于人类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和影响”。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将环境教育定义为:”环境教育是人们为了解和认识人类、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而必须接受的技能和认识方面的教育。环境教育是一个认识环境价值和澄清入类与环境关系概念的过程,它必须贯穿于人们制定环境政策和形成环境行为准则的过程之中。” 我国学者有几种不同的概括。有的认为:“环境教育就是普及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环境意识、道德以及利弊,改造、调控、类比和优化环境能力的教育”,有的学者则认为“环境教育亦称生态环境教育,它是指将生态学知识、生态环境的知识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使其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通过加强对生态学、生态环境知识和学习和教育,培育起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念,并树立起较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学者则定义环境教育为“着眼于人类同周围的自然的与人工的环境的关系,为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与资源枯竭,自然保护、技术、城市与地方的开发规则等各种因素对于整个人类环境究竟具有何等关系的一种教育。” 2. 环境教育的由来和发展 环境教育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自然研究。当时在学校开展自然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和参与,了解和评价自然环境。到20世纪上叶,人们认识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保护运动在社会中形成,学校教育在自然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保护的教育内容。这就是环境教育的萌芽。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斯尔摩召开了“世界人类环境会议”。这次会议是人类环境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环境教育的新开端。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拟定了国际环境教育方案并正式将“环境教育”的名称肯定下来。 1975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德召开的国际环境教育会议,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环境教育的全球纲领》,1977年在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第比利斯召开了国际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这两次会议将国际环境教育引向了深入。1987年,联合国教科会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和培训会议,会议倡议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环境教育10年,指出要加强国际环境教育合作,推动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1992年10月,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和环境发展会议。现代国际环境教育在各国的推动下,逐步向规范化、社会化发展。 中国首次提出环境教育设想是在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上,这揭开了我国环境教育的新篇章。1992年,全国首届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标志着我国也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1996年7月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期间,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中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积极的重要标志。”1996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育联合发出《全国环境教育宣传行动纳要》,《纲要》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三代素质和基本手段之一,要面向21世纪,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3. 环境教育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环境教育是解除环境威胁的根本途径”。由此可知环境教育的意义重大。这主要是因为环境教育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精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推动作用。 (1)环境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证。由于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价值观上环境教育使人们突破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双边思维定势,从而转向追求人、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的崭新的价值目标。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通过人类提高理性认识才能根本解决。 (2)开展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的有效途径。首先,环境教育是使公众树立正确生态伦理观的有效手段。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的确立,是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方面,,而环境教育正是以此为主要目的的。通过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公众的与可持续发展一致的环境意识,正确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并建立一种保护环境的生态价值观和伦理规范体系,为今世更为后世创设一个公平、协调且生机盎然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 其次,环境教育是使公众掌握现代环境知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意识包含对环境的忧患与保护、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敏感及对子孙后代发展的责任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只能在掌握生态学基础知识、环境卫生知识及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方面的知识等等环境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达成。只有通过环境教育,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公众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敏感性并参与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环境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根本手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二、我国环境教育现状及障碍因素 (一)现状 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展较晚,但经过20多年来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教育已经有了显著进展,积累了不少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环境教育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道,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看到,由于受各地经济水平的差距、文化背景的不同、政府重视程度的高低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地区间的环境教育的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 客观上,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形成了地区间、省份间、沿海与内陆之间的自然资源、地理条件、环境状况、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极大差异,各地公众的环境观、资源观、价值观也不尽相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知识水平高低有密切的相关性,而环境教育则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水平的根本途径,因此我国呈现出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大,教育设施齐全,教育水平较高,接触范围广,信息资源丰富,因此环境教育发展较快,普及面广,收到的成效明显。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由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通,师资奇缺,整体科学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的22.27%,大部分集中在落后地区,因而环境教育的推广受到极大阻碍。 主观上,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环境保护意识较强,既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较深刻,会创造条件不断推进环境教育的发展。而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落后,政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搞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因此往往忽略环境的保护,忽略环境教育的普及与推动。 基于以上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我国环境教育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2. 环境教育投入不够 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切入口,因此对环境教育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着它的发展程度。我国环境教育总体上投入不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体现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由于资金投入少,师资素质受到很大影响,很多进行环境教育的老师自身并非环境专业毕业,未接受系统的培训,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不能到位。有些学校的环境教育教师甚至是其他课程教师兼任的。师资素质的低下必须会导致环境教育的不力。其次体现在环境教育的教材建设滞后于教育,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环境教育,相比之下,教材建设发展较慢,一些教材质量不高,大量是知识陈旧,缺乏新思维和新理论,很少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环境教育普及不平衡 我国的环境教育大体上分为三类,学校环境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我国的环境教育重学校环境教育,而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相对薄弱。在学校环境教育中又相对重视专业教育,即对不同层次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小学环境教育因其地理位置不同而差异较大。在一些较贫困的地区,中小学生掌握的基本环境知识少得可怜,更别说解决一些简单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教育在高校的非环境专业中同样受到冷落。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课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学校招生中人数的99.5%以上。 同样,在职环境教育主要是对全国环保系统的在职干部和各基层领导进行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据了解,许多部门将此种教育培训形式化,当做一种“过场”。曾亲眼目睹在一县级市的大街上,环保执法人员边执勤边随地吐痰,可想而知其环境教育的效果。 至于社会环境教育,主要指对全民实行的环境教育,以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为目的。在这一方面,状况不容乐观。在实际考察中我们发现,在较落后的地区,人们随地乱丢乱扔是随处可见,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街上垃圾成堆,环境十分恶劣。民众对于此似乎也早已不以为然。平时的环保活动,环保知识宣传非常不到位,不能深入人心,起到广泛深远的影响。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有明显不同。 4. 公民环境意识较低 公民的环境意识也因地区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层次,但总体来说还是较低,其表现为一是对环境保护事业、对环境质量状况漠不关心,处于一种麻木心态。二是没有自觉参与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公民有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这些道理人们都懂,但就是没有自觉参与的意识。即使参与了,也是搞形式。三是环境道德水准不高。环境道德原则有两条基本的原则,即公众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力;地球上的生物享有可栖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具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力。根据上述两项原则,人类的环境活动不得侵犯他们利益,不得危害物种的生存和损害地球上生命维持系统,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侵犯他人的环境权的现象仍随处可见,长江沿岸的小化工厂、炼油厂和废水几乎未经处理就直排入长江;农田的农药、化肥残渣随水也排入长江;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废渣到处堆放。有些地区企业的领导在决策时往往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的环境效益,以牺牲巨大的环境利益换取小的经济利益,这些现象都说明了公民的环境意识低下。 (二)障碍因素 1. 环境教育的起点低是其客观因素 ① 经济落后是主要原因。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经济条件的现状决定了人们的意识现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水平落后。这一客观现状导致了师资贫乏、自身环境素质不高;教材建设滞后于教育;环境信息网络不通;信息量少等一系列问题,必然决定了我国环境教育的低起点。 ② 家庭环境教育的真空状态是次要原因。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其教育职能具有他的特殊性,它在教育下一代所起到的作用往往是学校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这是由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是家庭教育的启蒙性。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是儿童首先面对的社会环境,父母则是儿童的启蒙老师。父母在养育子始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都渗透着家庭环境的启蒙作用。与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启蒙教育不同,它不是以一种正规的,系统化的方式进行的。它的启蒙性表现为儿童直接从父母的行为中学习。因此,父母的行为将成为儿童学习的模式。而且,这种影响是以潜在的方式进行的,其次是家庭教育的终身性。家庭教育对个体的影响贯穿个体成长的始终。因而家庭教育在对下一代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由此可见,家庭环境教育也是环境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我国中年一辈的文化教育水平较低,这让家庭环境教育出现了真空的状况。原因是做父母的长辈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有些根本就是“环盲”,基本不具有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试想他们又怎能对自己的后代进行环境教育呢?家庭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对于环境教育的发展又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家庭环境教育的真空状态也是导致我国教育起点低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 重视程度不够是其根本原因 ① 首先是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地政府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它客观的原因。其一,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耕地少且质量差,人口膨胀加剧人地矛盾,农业生产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建设资金投入不够。这些因素严重制约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必然使政府的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如何摆脱贫困,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了政府工作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地区政府往往选择发展经济而牺牲环境,必然导致环境教育问题受到冷落。其二,由于环境问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渐进性、隐蔽性、积累性和长期性,其后果则具有突出性、间接性和全局性等特点,因此不易引起政府及决策者的警觉与充分重视,由此导致对环境教育的忽视。 从主观方面来说,首先是政府的环境意识不高。环境意识是指社会群体和个人对待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程度。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环境的关切程度不高。其次是政府缺乏可持续发展观。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定义了可持续发展,即“既满足了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且自身需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发展是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环境保护是条件,是引导人类和谐发展的条件,社会进步才是根本目的。改变人的观念,使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政府决策的指导思想,人们行动的行为指南,这就需要进行艰苦的,长期的环境教育。地区政府认识上的不到位,延缓了环境教育的发展。 ② 其次则是公民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生活条件较差,许多人还在为达到温饱而奋斗,自然很少把精力放在保护环境上。上一辈的人文化素质较低,对环境教育了解甚少,有些甚至这种提法都还没听过。平时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行为做得较差,如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乱砍乱伐等行为比较常见。在他们的思想中,没有把爱护大自然,回报自然作为一种生存的价值观,多数人根本没有认识到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人类是依赖大自然提供的各种条件为生的。有些人甚至还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教育可以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还可协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引导人们将其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对自然、环境的损害降到最小化并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目前,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差,正是由于环境教育不到位所致;环境教育不到位又致使公民认识不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阻碍环境教育的发展。 三、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 (一)进行环境教育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对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与全面性的正确认识,是环境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关键。无论是政府部门的决策者,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乃至每一个教师,首先应清醒认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性。要把环境保护当做国家的基本国策,但光依靠人们自觉地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地去认识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但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由于各人之间知识结构、领悟能力等的差异,对其认识程度也会不同。因此,必须制定专项法律法规,用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环境教育,得以有力的开展。由于环境教育具有“政府推动”的性质,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环境教育的立法,并建立相应机构负责环境教育的推行。虽然各国因政治结构不同,机构名称有所差异,但是都经立法程序且赋予各种权力。 20多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的环保法律,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教育做了原则上的规定。但政府仍需花大力气,借鉴各国环境教育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环境教育法律规范,从法律上保证环境教育的贯彻落实。 (二)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发展观 环境教育的实施与成效,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达成。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形成全 民环境保护意思,培养公众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自然与社会的和平共处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心。因此,环境教育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新的发展观。传统的教育重校内轻校外;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不重视发展观。而环境教育则需要校内外结合,智育德育并重,知识能力共举的局面,并需要建立全新的发展观。即新自然观(由对自然的单向征服、索取、掠夺、破坏的“人类中心主义”转向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平衡协调发展);新价值观(由纯粹的物质消耗主义、个人享乐主义转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今世与后代的公平、合理、和谐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长远利益的最大化、最优化);新道德观(由只重视维护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向认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进而形成尊重自然、爱惜所有生命、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新科技观(由只看重发明技术、使用技术甚至被技术所控制、成为“科技奴隶”转向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面性、消除科技发明与使用的负面作用、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密切结合并协调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环境教育层次体系 我国大学生与社会一般成员相比,环境保护意识较强,这是环境教育的成果,但与国外环境教育相比,与环境教育的要求相比还相当落后。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缺乏从幼儿园到大学生,从环保专业人员到一般群众的完善的环境教育层次体系。 1. 学校环境教育 学校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关键。 ① 加强幼儿环境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环境教育也是同一道理。从小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一代一代,势必形成良性循环。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固本的作用。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可借鉴美国环境教育的伟大发明——项目学习树的模式。项目学习树(PLT:project learning tree)是为教师和其他教育学者如何教育学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设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利用森林和树木作为通向自然、保护环境的窗口,帮助人们增加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同时了解人们自身生存的地球;它通过强调“如何考虑环境”的训练,使学生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作出明智的决定。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的 深远的意义的。政府和各幼儿园一定要加强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建立环保行为检查制度,整理出一套适合幼儿园学生的环保材料,使环保教育系列化内容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② 强化中小学环境教育。目前,中小学环境教育还存在较多不足,如,中小学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像日本《环境教育指导资料》那样具有指导作用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还没有;中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技能和法规方面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中小学环境教育经费来源不稳定,资金匮乏等。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正常开展。 中小学环境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第一,在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1996年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开展库中小学“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制定并逐步完善符合库区具体情况的绿色学校指标体系和评价管理办法,以促进绿色学校的稳固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的绿色意识的普及、公众绿色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第二,重视中小学课外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假期的夏令营、冬令营、知识竞赛和有关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道德意识。第三,开发地方课程。所谓开发地方课程是指根据本地区自身特点,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第四,加大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投入,用于师资培训。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的环保培训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第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评价是完整教育过程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中小学环境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不能忽视评价这个环节。在衡量和评估教育成果时,应将学生的环境素质作为重要内容。 ③ 进一步抓好高校的环境教育。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且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人生观、世界观成熟和规范的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必须进一步抓好高校的环境教育,这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高校环境教育可具体分为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和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 首先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应该说,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已经强了很多,目前的态势也比较良好,坚持现在的路线继续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是各高校环境专业的努力方向。但也应注意一些问题。如,注意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有的环境问题。注意适当调整高校的环境教育的目的。在环境知识教育的同时,开展环境价值观和环境伦理观的教育。其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感。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有利于培养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人才。 另外是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我国高校非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占到了90%以上,对这大部分人而言,环境教育尤显其重要性。高校对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环境科学课程安排几乎空白。绝大多数高校至今还未把提高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科学素质列如培养目标中,还没有把基础的环境教育课程,如《环境学导论》、《环境基础科学》等作为所有学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必修课。环境科学课程安排的空白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阻碍。高校各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将来走商工作岗位,将会在不同的行业担当不同的职责,其中不乏各级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如果他们没有受过应有的环境教育,很可能回沿袭一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传统模式。这样,他们不但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行者,反而会成为一股阻力。我们对这种潜在的忧患应当引起警觉。b.环境教育师资缺乏且素质不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师资严重缺乏,从事环境教育的师资就更缺。给非环境专业学生上环境课程的老师多是由化学系、物理系抽调的老师进行“兼任”。由于未受专业培训,未进行专业系统的学习。他们的传授多是对一些环境现状的陈述,很难系统地、深入地把环境科学讲透彻。这将是我国环境教育向前发展的严重障碍。 基于此,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决策者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推动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增大资金投入,提高师资数量与质量。地区政府和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高素质专业师资。安排相关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参加进修班、研讨班;参加学术研讨会;到国内环境教育较成功的地区做国内访问学者;出国进修、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等。b.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相应的环境科学课程。应将环境科学基础课程设置为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讲授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环保专业技术知识。如对财经、政法、管理类学生可进行环境生态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学科的的传授;而对于理工类学生,则应进行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污染智力、环境法规等知识的传授;而农医林类学生则应学习环境医学、环境监测学、荒漠化智力、绿色产品等知识。 对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还学要灵活多样的的教学形式,如举办专题讲座,就目前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如伊拉克战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实地考察,如,三峡库区水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等,加深学生对环境与发展必须协调的认识;还可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党组织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走上街头进行环保咨询,通过宣传,为自己的环境知识提供实践机会。 2.在职环境教育 在职环境教育主要是指对环保系统的在职人员以及基层各领导干部进行的有关环境科学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各地环保系统的在职人员和各继承领导是保护库区环境的中流砥柱。他们自身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各地区环境的优劣。因此,强化对环保系统在职人员的培训是必要且迫切的。 环保机构臃肿和官僚主义导致环境管理水平与效率低下;部分环保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从而诱发管理效率低下;工作人员不愿下基层监管和服务的现象使一些环境功能问题在萌芽期没有被及时发现或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引发巨大的环境事故的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环保的再教育。 另外,各级领导干部,他们既是个各行政区划的领导者,又是各区域范围经济建设的组织者,他们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即基总理在2000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只要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出了问题,不管这位行政长官在哪里工作,都要追究责任。领导干部不仅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还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抓好,这就离不开环境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在职教育。地区各级领导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教育中提高和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建设的重大责任与生态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妥善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同步化、最优化。 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年-2010年)中对环保在职人员的环境教育作了以下要求:一,加强企业职工的环境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劳动人事部门的要求,在实行“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时,要对就业或上岗人员进行环境培训。二,要大力开展岗位培训,举办各类切合实际的讲座和学习班,对于部、职工进行环境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清洁生产、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对产生污染的企业的职工,要经常地进行环境教育,使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增加效益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3. 社会环境教育 社会环境教育主要是指对全民实行的环境教育,其基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全民的环境意 识。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社会教育的对象最为广泛,包括工人、农民、城镇居民、知识分子等社会各界人士,他们整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是非学校教育能替代的。正如卢卡斯在《环境教育课程》中所说:“环境教育如果单是针对学校儿童的,那么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因为学校儿童还没有资格作出许多保护现有环境资源的决定。”这就充分体现了社会环境教育的不可或缺性。 我国社会环境教育可从以下几部分着手: A. 加强库区一般劳动者的环境教育。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从事各种经营的广大劳动者,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通常把内部成本外部化,由此诱导出来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全部推给政府部门。如,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益,不按要求进行环保改造,废水直排、废渣乱堆、废气乱排,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而污染的治理工作却由政府来做。这种现象的产生和环境保护教育制度的缺位不无关系。我国环境教育重城市轻农村,重学校轻劳动者,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改变粗放的教育模式,分层次、分对象地实施环境教育已刻不容缓。 B. 加强环境宣传工作环境教育宣传的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公众。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环境宣传的基本任务。在宣传普及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以及动员公众参与方面,环境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地区各级宣传部门要把环境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等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报道的重点,要设置环境保护专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知识。各地区政府要及时报道和表彰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各地区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报道一些环境执法典型案例,以实际案例教育群众,普及环境法 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和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国要继续开展“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做好环保执法检查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宣传重大的环境保护活动和重要法律法规出台的意义。 其次,要进一步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公民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环境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宣传、教育、法律、行政和舆论等手段。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各级新闻、出版、科技、文化、 艺术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 结合普法宣传,制作环境法律知识宣传系列片,作为环境法律宣传的直观教材,以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通过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逐步规范公众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逐步将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对公众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公众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受教育。指导公众实行可持续的消费,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 再次,环境保护要逐步形成公众参与机制。为公众参与重大项目决策的环境监督和咨询提供必要的条件、机会和场所。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为保护环境做好事、做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综上所述,环境教育的提出是由于现代社会所存在并不断恶化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而引发的。它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揭示人和自然的关系,它警示人类必须反思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环境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状况的优劣,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关系到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环境教育蕴涵着全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必将成为21世纪发展的基点和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基础工作,也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措施。 *张进,重庆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