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们注意到,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这次生态文明被首次写入报告,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文明的行列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员,让我们听到了进步的足音,令人备感欣喜。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优化生态伦理。人与自然的困境就是生态伦理的困境。生态环境不是为人类的存在而存在的,人与生态不是一主一仆的关系。人类与自然,双方都是主体,相互要沟通交融,以达到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而不是对立。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之一。没有人的文明,生态文明就是一句空话。人类对生态的霸权已经施行了很久。环境生态本身并不野蛮,暴风骤雨也是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的粗暴、非文明,只有人类才有。与个人失去健康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一样,生态失去健康之后,人们才痛感生态健康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文明世界的组成部分,生态的稳定和谐是自然环境的福祉,更是人类自己的福祉。宗璞荣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东藏记》,以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为背景,开篇描写了昆明“非常非常蓝”的天:“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蓝,只要有一小块这样的颜色,就会令人赞叹不已了。而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好像九天之外,也是这样蓝着。蓝得丰富,蓝得慷慨,蓝得澄澈而光亮,蓝得让人每抬头看一眼,都要惊一下,哦!有这样蓝的天!”这就是生态文明的具象,失去这样的美好意象是多么令人遗憾。生态文明的底线并不高,只是要还生态的自然面貌、环境的本来面目,比如天蓝、水碧、空气清新、绿树成阴。生物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就是生态环境的现代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发展不能建立在对自然的粗暴索取上,这是人与经济、生态的基本伦理关系。曾经有理论认为,严格的环保要求必然增加厂商的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随着环境经济学的兴起,著名的波特假说越来越多地得到实践的证明,其核心思想是: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的赢利水平,相反却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赢利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社会进步。这,就是在经济领域的正确生态伦理观。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依靠法律调整是基础,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之外还有人文与伦理。人们保护环境、呵护生态的意识和行为不需法律强制就能自我调整,那是最高的境界。最近有则来自美国的新闻令人瞩目:因为一个白头鹰巢,美国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耗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被迫停工,因为根据相关规定,鹰巢600英尺(183米)以内不得有任何大型建筑工程。正如有论者所说的,这其实不是鹰巢,而是法律迫停了8亿美元工程。这就是法律的价值。然而,比这个事件更有生态伦理价值的是另一个事件:不久前,德国德累斯顿一座635米长的钢铁大桥,让一种4厘米长的珍稀蝙蝠给弄下了马,这里并没有“多少米有蝙蝠就不能建桥”的规定,而是从动物保护主义者那里杀出一批“蝙蝠侠”与之角力,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批评造桥会影响易北河谷的旖旎风光,这些是推动大桥下马的原动力,法庭只不过是裁判员而已。这表明人文与伦理高于物质经济,尊重生态伦理,是真正的人文精神;换句话说,法律之外还有人文伦理在,不单单依靠法律的强制作用,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也能构建生态文明。 建立并优化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前提。有了良好的生态伦理,才能将生态文明的理想性化为现实性,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 来源:中国环境报 http://www.zhb.gov.cn/hjyw/200710/t20071031_112381.htm 实现小康目标需建生态文明 苗向东 胡锦涛总书记在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包括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工作报告,令人耳目一新。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生态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指明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单一追求,也令生态环境付出了惨重代价。事实证明,以牺牲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某种经济增长,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数字的增高,留下的却是长远的危害和隐患。这样的结果必然会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 让人欣喜的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把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不和谐问题,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之上升为全面小康的新目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的重要意义。这将有效地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问题的认识,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
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政治内涵,彻底实现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战略上,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实践上,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在考核中,不再盯紧GDP,主要看当地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是否得到改善,能源资源消耗速度是否下降,区域生态质量是否改善,环境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水平是否达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