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地新闻 > 正文
【所讯】孙佑海教授解读“第二个结合”背景下对环境法理念的反思
2024-05-23 1 次

2023年10月13日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珞珈环境法讲坛第一百五十一讲“‘第二个结合’背景下对当前若干环境法理念的反思”在法学院325会议室开讲。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孙佑海教授主讲,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陈海嵩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陈冬教授与谈。讲座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主持,湖北施德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彭国龙董事长、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虞楚箫副研究员、刘彤彤讲师以及全体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片



秦天宝教授首先对孙佑海教授、陈冬教授做客珞珈环境法讲坛表示欢迎与感谢。他表示,孙教授是环境法学界长期保持在高水平的学者,对环境法学术问题极其敏锐,法学实务经验极其丰富。孙教授近年来对天津大学法学院整体学科布局搭建了基础框架,带领天津大学法学院取得的长足进步,对武汉大学法学院也有着很大的学习与借鉴意义。



图片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

秦天宝教授


孙佑海教授对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的邀请表示感谢。他指出,“第二个结合”对于保持中华民族的特性非常重要,重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当前环境法研究中的理念端正很有必要。孙教授希望借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契机对“生态环境领域法治是否越严越好”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图片

天津大学法学院院长

孙佑海教授


围绕“‘第二个结合’背景下对当前若干环境法理念的反思与重塑”这一主题,孙教授具体从概念与历史沿革、反思的现实价值、中国古代经典法理、对当前问题的梳理与分析、理念重塑等五个方面展开,层层递进,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讲解。他首先从习近平总书记对“第二个结合”的相关阐释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角度介绍了该研究的基础背景。在第二个部分,孙教授通过对近年来破坏生态环境被处以较重刑罚、行政处罚的典型案例以及当前生态环境刑事犯罪的刑法、司法解释有关规定的分析,得出环境刑罚近年来有加重趋势的结论,这一趋势值得反思。接着,在第三个部分,孙教授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对这一问题有借鉴意义的中国古代经典法理。一是完全属于环境法的法理,即“重农敬天”“人与天和”“顺时立政”“节用止欲”等中国传统生态环境法文化之思想维度;二是更加占有主流地位的法理和法律制度。他指出中国古代法制发展主线贯穿着“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并系统分析了《唐律疏议》中重要制度理念对当前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借鉴意义。随后,在第四个部分中,孙教授提炼了环境刑罚近年来有加重趋势这一问题,并指出观念上受中国古代重刑思想影响、机械司法、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立法技术有待提高等多个方面的原因。最后,在第五个部分,孙教授提出了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严格公正司法、建设法治社会、建立健全环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科学进行环境法典编纂、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环境法学知识体系等七个方面的思考。


秦天宝教授对孙佑海教授成熟、稳健、理性的思考与讲授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点评与交流。他指出,从事环境保护领域有关工作并非是要做极端的环境保护者,孙老师从德法关系角度思考问题,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令人敬佩。


陈冬教授认为,孙教授讲座的主题是极具时代特色的命题,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她表示,学术研究需要将现实社会中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类型化、典型化,从而上升到理论问题。陈教授重点谈到了生态环境法益的问题,她强调,生态环境法益对传统刑法的植入首先要法定化,其次要定价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不协调问题。


图片

郑州大学法学院

陈冬教授


陈海嵩教授表示,孙佑海教授思考的广度、深度时刻站在最前沿,并对孙教授的讲座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以人为本、利益平衡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二是环境法典编纂中也要体现对于环境法理念的反思,“适度法典化”不仅在内容上要适度,在理念上也应当适度,从而取得“情”“理”“法”的效益最大化。


图片

武汉大学法学院

陈海嵩教授


随后,与会师生就讲座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刘彤彤讲师谈及孙教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解读的感悟;虞楚箫副研究员结合自身研究方向,提出国内法中将文化、理念等因素运用到立法之中时的考量因素是否与国际法有所不同的思考;彭国龙董事长提出在环境保护领域如何将科技手段与法理念相结合的问题;杨茹凯硕士就如何将习近平法治、生态、文化思想统一于环境法学研究之中的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


最后,秦天宝教授为孙佑海教授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图片


本次讲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