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香
一 前言
长江作为亚洲第一长河千万年来一直流淌在华夏大地,养育着流域内4亿多中国人,贡献了全国近1/3的GDP,并且栖息着中华鲟、白96豚、白鲟等珍稀特有水生生物及370多种鱼类。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如水污染、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等,直接导致长江流域淡水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此,TNC中国部淡水项目组开展了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项目,希望通过改变传统水电调度运行方式和洪泛平原管理方式来优化水力发电与洪水风险管理,同时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类社会对水生环境以及生物的影响。
二 机构简介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淡水项目组成立于2006年,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中国分支机构。TNC中国部淡水项目组长期以来通过与包括政府、企业、非政府机构在内的多个合作伙伴密切合作,致力于通过科学调研探索可持续水电模式,尽可能减少人类开发活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大自然保护协会(The Nature Conservancy)是全球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国际组织之一,60年来致力于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在全球保护具有生态价值的陆地和水域,以维护自然环境,提升人类福祉。目前在全球35个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三 项目介绍
(一)项目思路
《长江水电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旨在通过一个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形成一个在法律框架下的各利益相关方协商和参与的机制,实现在流域发展的同时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的核心思路为:
(1)加强长江流域中游蓄滞洪区的建设与管理,战略性地恢复蓄滞洪区中的部分湖泊与湿地。
(2)将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承担的部分或全部防洪风险转移到下游蓄滞洪区,从而提高大坝运行调度的弹性空间,提高水利发电量,增加发电收益。
(3)用部分额外发电增收设立“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用于加强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承担蓄滞洪区一旦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恢复长江流域蓄滞洪区的天然蓄洪功能。
(4)同时加强流域内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补偿由水电开发造成的流域内生态影响,如下图:
(二)项目产出
《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于2010年开始立项,针对项目所涉及的多方面问题,TNC与合作伙伴着手开展了相关可行性研究,形成了《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并通过内参的形式呈交国务院高层,具体的阶段性成果如下。
·基础评估工作:2010年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合作,针对长江中游防洪风险与蓄滞洪区管理进行研究,包括流域内降水的时空分布、洪水来源、水位流量、蓄滞洪区运用几率及洪水演算等。
·政策法规研究:2010年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就生态可持续水电与洪泛平原管理的相关法规政策进行了研究。
·损失估算研究:2010年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合作完成蓄滞洪区使用损失估算研究。
·效益复核分析:2010年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完成梯级防洪库容调整对库区泥沙淤积影响分析及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防洪库容调整及兴利研究。
·财务模型分析:2010年完成水电可持续生态补偿基金机制的财务模型的设计,考虑通过发行债券支付川江段和长江中游的工程投资和生态优先保护区的保护费用,同时考虑通过洪水保险和发行巨灾债券来承担可能的洪水风险。
(三)项目特色
1.利益相关方的识别、分析、沟通和合作是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与推动公众参与项目不同,该项目的参与对象是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所以如何促进多部门的参与和合作,实现多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建立合作机制,是项目难点和关键点。此外,如何准确明晰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范围、充分了解各部门的需求和困难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项目执行中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TNC利用非对抗与合作的经验与优势,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对项目进行推进。首先,在自上而下层面,通过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内参的形式提交到国务院高层,直接引起高层决策部门对该项目的关注,使得项目开展获得一定的可运作协调的空间。
跨流域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是项目进展的保障,也是项目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点考虑,TNC采取合作而非对抗性的策略,即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等机构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利用已经构建的合作平台,用正在执行的项目为基础,与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5月签署了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绿色合作伙伴意向,同时逐步邀请林业局、环保部、水利部相关部门加人,建立多方沟通合作机制。另外,以与三峡总公司的合作为基础,以生态调度和防洪规划为出发点,逐步开展与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电的绿色可持续水电的发展。
2.以科学为依据的项目设计与实施
该项目以TNC科学系统保护为基础,通过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论证了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资金机制的可行性,体现了项目的科学性。为了推动水电可持续生态补偿资金机制项目的发展,大自然保护协会淡水组牵头完成对水电可持续生态补偿资金机制的研究报告,同中国三峡总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文局、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的各领域专家一起就水电可持续生态补偿资金机制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提出了水电、防洪和保护目标相互协调的解决方法,并提出初步的实施方案。
3.基于经济杠杆作用探索可持续水电模式
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概念的提出,为长江的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了最前沿的管理模式。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的实现,将使三峡集团从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和三峡的水力发电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额外的效益可用于防洪调度的经济补偿;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可缓解春秋季节水电对水文天然过程的影响,有效保护鱼类保护区的栖息地环境,解决汛期后梯级水库无水可蓄的矛盾,并促进长江中游重要湖泊和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三 总结与思考
《长江可持续水电生态补偿基金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已经过论证,但项目未来的实施还具有很大挑战。其中如何将更多的流域管理机构整合在一起是该机制实现的最关键因素。TNC与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已于2012年5月签署了中美绿色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向,但长江流域内的问题不仅仅是渔业资源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农业部的问题,如果能够实现水利部、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众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建立一个综合的流域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的管理权限和需求,将有助于该项目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