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案例一 农村经济发展与河流环境保护的双赢 ——安龙村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
2019-02-28 665 次

一 前言

位于四川省郫县的安龙村,是四川家喻户晓的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其发展模式更是得到了社会公众、政府部门的关注、大力支持与示范推广。如今的安龙村,已成为水环境教育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农民生态农业教育基地等农村可持续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示范窗口。在“以农为本”的指导下,四川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帮助安龙村成功实现了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 机构简介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又称“河研会”)成立于2003年6月5日,是一个由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民间公益环保组织。机构以府南河工程专家组为基础,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专家团队,同时建立起国际、本土的大、中、小学生和退休人员等广泛参与的志愿者队伍。

如今,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已发展成一个拥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5人的专业环保组织。工作领域包括:水环境专项课题研究、水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实践、环境教育与交流、为政府提供环境政策建议、为公众提供公共环境信息等。

三 项目介绍

(一)安龙村可持续发展示范村项目开展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动,西部农村在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挑战。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基本污水处理设施的缺乏,以及农民收入低微带来的在教育、习俗、环保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使得农民面源污染、生活污染对河流、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

2002-2004年,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组织了大批志愿者进行河流污染源调查,调查发现: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被打破,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已不存在循环供给,农药、化肥、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各种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对人畜饮水及农副产品质量构成了极大威胁。农村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污染中的一大污染源。成都市三环路以外的42条中小河道,普遍污染严重。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成都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河流治理,投入了巨额财力、人力,实施了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都市区的水环境质量有了相当的改善,但是,一些关键的河流水质,除丰水期外,仍未达到理想标准。

2005年,成都提出“还两江清水”的目标,但是数年后,成都的河流水质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究其原因,上游广大农村、乡镇的面源污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从农民需求出发,合理规划项目

2004-2005年,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达成共识:只有从源头、从农村内部控制源头污染,才是最经济有效的治河方法。

河研会首先对水源地农户进行了需求评估,评估显示:水源地的农户也希望保护水源、河源,饮用安全的水,而且他们也有降低农业投入,增加效益的意愿。

结合当地农户的需求与现有的水源保护技术,河研会在水源地“安龙村”先行试点,引人生态家园闭合循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沼气池(处理禽畜粪便);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处理人粪便);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农家生活污水);发展生态农业(处理有机垃圾、实现循环经济);开展乡村环境教育及农民能力建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及社区主体能力);搭建城乡互助良性互动平台(形成可持续的环保力量)。

项目预期待试点成功后将该系统在水源地推广,最终用此模式覆盖成都主要河流的两岸,形成“河流保护带”,实现河流的全面保护。

(三)以农为本,实现政府、民间组织、社区村民的多方合作共赢

在河研会秘书长田军、副秘书长王玲珍以及河研会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采取了政府、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志愿者团体和当地村民共同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和工作。

政府是项目的支持方,负责项目的各方协调和资金支持;当地社区居民既是项目受益主体,也是项目的参与者;作为民间组织的四川河研会则是项目试点工作的推动者和协作者,提供项目方案的制定和外部社会力量的联络整合;科研机构是项目的合作方,提供技术服务;志愿团体也是项目的合作方,承担了理念的传播和培训教育的任务。这种创新的农村工作模式,能在工作中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参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动员公众的参与,是以农为本、以当地社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实践创新。同时,这种工作模式也可搭建城乡互动交流平台,通过城乡互动,以城带乡的方法,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城乡互助的目的。

(四)项日成果

生态家园闭合循环系统在安龙村的试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降低了面源污染,保护了水源地,更为安龙村的村民带来了致富的好路子。

1.节能减排,有效节水

沼气池与生态卫生干厕技术,为农民、农村的生活有效节约了用水和能源消耗,提供了新型的能源供给。

2005年开始,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安龙村推行中科院新型沼气项目,与当地政府共建沼气池150多口,用于循环利用禽畜粪便。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沼渣4745吨、沼液21313吨、年节约薪柴1204吨,约相当于保护了3.3亩林地。

2007年,成都河研会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引进了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并经过详细调查和本地化修改后,于当年在安龙村试点推广。截至2011年,以村民为主体修建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160户,全年资源化处理粪便量43.8吨;尿液利用量175.2吨;与使用6升的冲水式厕所对比,应用该系统,全年节约的清水量为5256吨。

此外,截至2011年,成都河研会通过专家指导、农户自建的方式,在安龙村修建了160个花台式人工湿地,该系统采用当地土壤、沙石和植物等原料,按照一定配比,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就地净化废水后应用于庭院或农田灌溉,既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又保护了水环境。按照《村镇给排水设计手册》,每人每天排水按照60升计算,污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全年处理污水量约10512吨。

2.有机循环,城乡互助

农户生活、养殖业、种植业之间的循环链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被打断,种植业依赖外部投入农药、化肥,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农产品安全受到威胁,河流上游的面源污染造成整条河流的大面积污染。

安龙村生态家园系统,通过沼气池将禽畜粪便发酵杀菌后变为沼肥,回归农田,同时通过堆月巴将农业废弃物制作成有机肥,供给农田肥源。

2005年起,成都河研会积极推动城乡互助交流,推动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推动城市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联盟,共同支持安龙村生态农业项目。截至2011年,村民生态农业面积达150余亩,其中有50亩土地完全不用农药化肥,城市消费者达2000多人,村民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互信、互助、互利关系,村民每周四次将生态产品送到城市消费者手中。

四 总结与思考

(一)以农为本,从需求出发

安龙村示范村项目,最值得关注的是其“以农为本”的理念,四川河研会首先对农民的需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发现村民的需求,只有符合村民需求、为村民利益着想,这样的活动才能够持续和具有可行性。

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为了从根源出发,从当地社区农民的本源需求出发,四川河研会积极引导村民,科学认识化肥农药的使用对其饮用水等造成的潜在威胁。从村民自身利益出发,对村民、市民、儿童进行相关的环境教育。

“城市里的人使用味精,是因为买到的菜已经不新鲜了,让味精来提鲜。我们村民使用的是刚采摘的蔬菜,是非常新鲜的,加上味精反而没什么效果,还增加了我们生活的成本。以后大家可以少食用或者不食用味精。”这是四川河研会秘书长田军为大家举的一个环境教育例子,从村民的需求和实际利益出发,他们就比较容易接受。

(二)选准项目,持续完善

结合社区当地的环境、经济等实际条件,根据村民的需求评估来选取合适的项目,这样的项目就非常有生命力,能够持久地扎根发展。在项目开展后,要定期地完善,在专业团队的不断修正、监督执行下,确保项目持续有效地进行。

安龙村示范村项目,从2004年开始,四川河研会就组织专家等进行调研考察,到2005年开始项目试点,项目也在不断完善:引入新的生态技术、进行更加科学和满足村民生活方式的项目改造,制订更加长远的发展计划,引入城乡互动模式,为村民的生态家园提供供销服务等。

“安龙村的试点项目,2005年开始时,还没有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旱厕这一项。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发现农村粪尿的处理很是问题,一方面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浪费了有机肥料。于是我们讨论后,在2007年从瑞典引进了生态卫生旱厕,但是一开始村民是不接受的,于是我们经过详细调查和后本土化改造后,使生态旱厕更加符合当地村民的生态习惯,并逐渐推广。到现在,已有160户村民使用生态旱厕。”田军秘书长说,项目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选准项目后,对项目的可持续支持,是项目发展的一个保证。

(三)多方合作,发展共赢

安龙村示范村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离不开四川河研会及其志愿者们的穿针引线和对项目的不断跟踪与完善,离不开当地社区村民的配合,离不开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

安龙村示范村项目不仅让当地社区的农村经济效益显著,更是在赚钱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河流水源地的水质安全和清洁。是环境友好型社区与生态循环经济的双赢实例,更是政府、民间组织、社区村民等多方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

“要想开展一个好的项目,可能组织做得好,项目选得准,符合村民利益,这个项目或许能够做成,但若想推广一个好项目,让更多的社区和更多的村民受益,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的成绩,也就是政府的成绩。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安龙村项目高度认可,并开始逐步在成都市推广安龙村的做法,这跟我们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分不开的。当然,与社区村民更是需要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为村民的利益着想,时间久了,他们也开始接纳和积极配合我们做事。”田军老师的这番话,或许能够帮助更多民间组织思考在中国开展项目,优化组织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