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案例六 某石化公司9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及配套设施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019-02-28 496 次

从石化产品市场状况来看,苯乙烯已成为需求增长较快的乙烯下游品种,国内市场应用广阔,且需求缺口较大。因此充分利用干气中的稀乙烯资源,发展乙苯与苯乙烯产业是十分必要。某石化公司为解决苯乙烯原料严重不足问题,拟新建一套年产9万t苯乙烯生产装置。该项目包括乙苯脱氢、苯乙烯精馏、循环水池、控制室、配电室等设施。预计总投资29280万元,建设期为一年。

一、评价目的与依据

(略)

二、评价范围与内容

(一)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包括乙苯脱氢、苯乙烯精馏、循环水池、控制室、配电室等。

本项目维修依托于工厂现有力量,不在本评价范围内。本预评价工作只涉及评价与预测项目竣工投产后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而不包括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二)评价内容

(略)

三、评价方法与程序

(一)评价方法

本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采用类比法、资料复用法和经验法。

(二)评价程序

工作程序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分别完成方案拟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预测、报告撰写与评审等工作。

四、工程分析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拟建在公司生产区现有空地内。厂区依山就势呈带状布置,南侧和北侧为起伏的群山。距公司生活区约5km,距市区约24km。厂址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和地下矿藏等,未发现有地方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

该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夏多雨、秋季干旱,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厂区附近有大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该工程原料及产品的交通运输拟采用公路和管道两种运输方式。

(二)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

根据选址周围情况,总平面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安全防火、卫生防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依托老厂。力求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流程短、占地小,物料输送短捷顺畅,达到操作、检修、管理、安全方便,节约用地的目的。

总平面布置按功能分为以下三部分。

工艺生产区(乙苯脱氢、苯乙烯精馏、控制室、变配电所等)。

中间罐区(依托原有罐区)。

辅助设施(循环水场等)。

根据工艺流程及防火、安全等要求,将生产区装置布置在西侧,配电、控制室布置在装置的东侧,循环水系统位于装置区的东北侧,罐区在装置区的西北侧。

(三)原料与产品

1.主要原材料

该装置的主要原料为乙苯。乙苯年消耗量为9.74万t,采用管道输送到公司的中间罐区备用。乙苯的纯度与主要杂质含量见表2-54。

此外还有燃料气、脱氢催化剂、无硫阻聚剂(2,6-二硝基-4-叔丁基苯酚)和TBC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等。

2.产品及副产品

本装置产品为苯乙烯,产量为9.0185万t/年。为了保证苯乙烯产品在夏季不聚合,苯乙烯储存的循环冷却系统利用原有罐区的冷却设施,以保证苯乙烯产品的储存温度在10℃左右。

副产品及中间产品有甲苯、苯、焦油、脱氢尾气、脱氢液和不合格苯乙烯等。

(四)工艺流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评价单元划分

将项目按功能划分为3评价单元,即主装置与罐区评价单元、循环水评价单元和供电与变配电所评价单元。

2.主装置与罐区评价单元

本装置是以乙苯为原料,采用乙苯负压绝热脱氢制取苯乙烯技术。装置建设规模为9万t/年,按年操作时间8000h进行设计。

(1)工艺流程

本工艺装置由乙苯脱氢和苯乙烯精馏两个生产工段以及中间罐区、凝液回收系统设施组成。工艺流程如图2-10所示。

乙苯脱氢是在蒸汽存在条件下,乙苯经催化剂脱氢生成苯乙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需热量由来自蒸汽过热炉的过热蒸汽提供。

乙苯的催化脱氢反应在二段绝热固定床、串联操作的二台反应器中完成。苯乙烯精馏工段使用四台精馏塔和一台闪蒸罐,从脱氢液中分离出产品苯乙烯、循环乙苯、副产品苯和甲苯及苯乙烯焦油。

为防止苯乙烯聚合,在粗苯乙烯塔的适当位置加人无硫阻聚剂,在产品苯乙烯送至罐区时加入TBC阻聚剂。

(2)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正常工况情况下,苯乙烯装置废气有组织排放源主要是蒸汽过热炉的烟道气和苯乙烯精馏单元的真空罐排放的尾气;无组织排放源主要是储罐顶部呼吸阀,处间断地或不规则地少量排放气体(其成分主要为氮气)。废气排放情况见表2-55。

此外,在阀门和装置泄漏、物料取样等过程中可能导致部分物料的蒸发。催化剂装卸过程中可能接触催化剂粉尘。因此该评价单元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有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无硫阻聚剂(2,6-二硝基-4-叔丁基苯酚)、TBC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催化剂粉尘,以及阻聚剂中的溶剂甲醇和原料乙苯中的杂质成分(如异丙苯、二乙苯和二甲苯)等。

乙苯脱氢反应均在500-800℃的反应器内进行。蒸汽过热炉燃烧焦油产生高温,因此在生产装置区域存在高温与辐射热。

生产装置间物料的流动主要依赖于各类工业泵,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和振动。主要设备有蒸汽过热炉、工业泵、尾气压缩机和真空泵等。

硫化氢是石油化工行业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使用的乙苯原料要求纯度≥99.6%,含硫量控制在0.0003%(质量分数)以下,且产品苯乙烯使用无硫阻聚剂等。因此,该装置在正常工艺条件下不存在硫化氢职业危害。

3.循环水评价单元

(1)工艺流程

为满足生产需要,本项目配套建设循环冷却水系统一套,设计规模为3500m3·h-1。本循环水系统由冷却塔、循环水泵、加药、旁滤及控制系统等组成。循环水流程如图2-11所示。

(2)主要设备与选型

循环水系统主要设备与选型如下。

➢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1座,单塔处理水量3500 m3·h-1,进塔水温42℃,出塔水温32℃,配9140风机,N=200kW。

➢循环水泵2台,1开1备,水泵性能:Q=3500 m3·h-1,H=50m,N=800kW。

➢自动加药设备一套。

➢无阀过滤器1组。

主要物料消耗为缓蚀阻垢剂17.00t/年,次氯酸钠4.00t/年,工业水5.6×105m3/年,电8.00×106kW·h/年。

(3)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评价单元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次氯酸钠、循环水缓蚀阻垢剂,以及各类工业泵及加药装置产生的噪声与振动等。

4.供电与变配电所评价单元

(1)工艺流程

本装置用电负荷容量较大,拟新建一座变配电所。电源电压为10kV,配电电压选用10kV和0.38/0.22kv。

(2)拟选用的主要设备

拟新建一座10/0.4kv变配电所,包括10kV配电系统和10/0.4kv变配电系统。其中10kY配电系统由高压配电装置、高压电容器补偿装置、直流电源装置、微机监控和保护系统组成;10/0.4kv变配电系统由变压器及低压配电装置组成。

本变配电所拟建二层工房,一层为电缆夹层、变压器室、高压电容器室,二层为10kV、380/220v配电装置以及电气控制室等。

为保证仪表控制电源重要1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在仪表控制室内设一套容量为40kVA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本变配电所10kV系统采用微机监控及保护系统。

(3)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该评价单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变压器产生的电磁噪声和高电压装置产生的工频电磁场等。

5.劳动组织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项目劳动组织拟采取四班三运转。工人除定时巡检外,主要在操作室内工作,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主要通过显示屏,操作主要通过计算机。连续8h工作,易造成视觉疲劳。此外,轮班制和连续8h的长时间工作,易引起工人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等。

综上所述,本项目各评价单元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2-56;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环节归类见表2-57。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次氯酸钠、噪声、高温辐射热、职业紧张等。

五、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与评估

(一)类比调查

1.类比对象的确定

目前我国拥有苯乙烯生产装置的工业企业较多,如齐鲁石油化工公司20万t/年苯乙烯改扩建装置(2004年10月投产)、茂名石化公司10万t/年苯乙烯装置(1996年8月投产)、广州乙烯公司8万t/年苯乙烯装置(1996年3月投产)和大庆石化公司6万t/年苯乙烯装置(1996年8月投产)等。

根据该项目可研报告提出的设计方案,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相似性原则选择类比对象,结果见表2-58。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上述类比对象工作场所进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见表2-59-表2-65。

(二)化学毒物危害评价

通过对类比对象的工程分析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以对本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预测本建设项目在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化学毒物有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无硫阻聚剂(2,6-二硝基-4-叔丁基苯酚)、TBC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醇、次氯酸钠、缓蚀阻垢剂、异丙苯、二乙苯和二甲苯等。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乙苯、苯乙烯、甲苯、苯和次氯酸钠。从类比结果来看,工作场所毒物测定结果均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说明在正常工况条件下毒物浓度可得到有效控制。但需要指出的是,本项目存在大量的苯和含苯原料,在事故状态下,一旦发生泄漏即存在接触过量苯蒸汽的可能,应加强对事故的防范。

(三)噪声危害评价

噪声是本项目另一重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强度较大的设备是蒸汽过热炉、压缩机、循环水泵和各类工业泵,以稳态噪声源为主。从类比调查噪声检测结果来看,尽管各噪声作业点噪声强度均达标,但其噪声强度最高达93-94dB(A)。说明对巡检人员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如缩短巡检时间,佩戴防噪声耳塞等。

(四)高温危害评价

蒸汽过热炉燃烧焦油产生高温,乙苯脱氢反应均在500-800℃的反应器内进行,因此在生产装置区域存在形成高温热辐射的气象条件。但该项目生产性热源主要集中在苯乙烯主装置区,其热源均是露天布置,散热条件好,且工作人员仅在巡检和设备维修时接触,因此控制高温职业病危害的重点是夏季巡检人员和高温作业环境中从事设备抢修、维修的人员。如果采取轮换作业、间歇作业等工作方式来缩短每次高温接触时间,同时供给高温清凉饮料,可以减少高温与辐射热对人体的危害,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的目的。

(五)工频电磁场危害评价

该项目主要在变配电所存在工频电磁场职业病危害,由于该变电所输入电压仅为10kV,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较小。从类比对象实测结果来看,所有监测点工频电场强度均低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卫生标准。说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后该项目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六)粉尘危害评价

本项目投产后仅在更换催化剂和维修过程中可能短暂接触催化剂尘和电焊尘,而在正常生产工况下没有粉尘危害。因此在加强个人防护的前提下粉尘危害可得到控制。

(七)风险预测

本项目属于国内成熟技术,设备技术先进,国产化程度高。经类比分析和经验评估,我们认为: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健全,运行有效的前提下,其职业病危害风险可控制到能接受的水平。但由于该项目系高温高压工艺装置,所用原料和产品均系易燃易爆物质,当管道设备出现炸裂和消防事故时,可能伴随有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可能。此外,清理污水沉淀池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的职业危害。因此应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在设备抢修、维修时应加强对作业人贝的劳动保护。

六、拟采用酌职业病防护措施评价

(一)建设项目选址与布局评价

该项目远离生活区,可有效地减少装置废气排放对居民区的污染。厂址范围内无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机场、军用设施及地下矿藏等;未发现自然疫源性疾病和地方病流行,基本达到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对选址的要求。

根据选址周围情况,总平面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安全防火、卫生防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依托老厂,力求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流程短、占地小,物料输送短捷顺畅,达到了操作、检修、管理、安全方便,节约用地的目的。

(二)建筑卫生学评价

乙苯脱氢装置和苯乙烯精馏装置为多层钢结构,钢格板平台,钢筋混凝土桩基础。主装置设备多为露天布置,或布置在半敞式工房内,通风良好。控制室、操作室和办公室均设计了冷暖空调。

各生产岗位与办公室白天均以自然采光为主,夜间采用人工照明。各操作室、控制室、办公室、仪表等作业岗位多安装防爆日光灯,路灯多为防爆金属卤化物灯。重要场所设有事故照明和应急照明装置。

上述设计原则基本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但在今后具体设计时应保证各生产岗位的采光及照明达到《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的要求。

(三)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评价

1.化学毒物防护措施评价

(1)拟采取的防毒安全措施

①装置生产过程中要严防跑冒滴漏。设计中在装置区设置密闭排放系统,将所有设备、泵以及管线的放净均排放到密闭排放系统中,使装置在停车检修时有毒物料的泄放也置于密闭的设备和管道中,不与人员接触,保证职工健康不受损害。

②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乙苯及其他化学品等具有毒性,在装置区有可能接触有毒介质的区域设置喷淋洗眼器,一旦不慎将有毒介质溅到脸部,可以立即用水冲洗以免受伤害。

③为了确保取样点无泄漏,在有毒有害物料管线以及设备上的取样系统均设计成闭环式带冷却器的取样系统,使取样过程中不会有物料泄漏到环境中。

④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⑤凡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均按照《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 5035-2004)进行设计。所有存在酸、碱及化学药品的地方,均采取有关防化学伤害的措施,并加强通风换气。

(2)防毒措施评价可研报告提出来的上述防护措施行之有效。但还需注意下列问题。

①主装置存在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高毒物质,根据《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要求,该工作场所应设计应急救援通道,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②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要求,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应在醒目地点设置警示标识。

③罐、塔、槽等密闭容器内部涂刷防腐剂等维修工作时,应设置能产生有效对流的机械通风,以减轻有机溶剂等对作业工人的职业病危害。

2.噪声防护措施评价

(1)拟采取的防噪声措施

①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本设计选用的压缩机和真空泵均要求设备制造厂商对其设备进行消声处理,并在压缩机气体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对整个机体设置隔声罩。

②本设计选用的泵大多采用噪声小的屏蔽泵。

③在蒸汽过热炉、废热锅炉开车放空蒸汽管线上设置消声器。

(2)防噪声措施评价可研报告提出来的上述措施可行,应在今后设计和施工中予以实施。在噪声防治建筑设计上采取的基本措施是隔声和吸声,特别是隔声效果更好。中央控制室和各操作室应设隔声门,墙面与吊顶采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

类比调查可知,该装置压缩机和循环水场水泵噪声强度最大,是噪声控制的关键点。宜采购带隔声罩的空压机和水泵,可大幅度降低工作场所的噪声强度。对噪声高于85dB(A)的作业岗位的操作工人需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高温防暑降温评价

该装置多为露天布置,产热源不多,散热效果良好,因此其高温作业危害类别主要是夏季露天作业。应切实做好夏季露天巡检人员的防暑降温工作。可根据情况采取轮流作业等方式缩短每次作业时间,谨防高温中暑的发生。

4.电磁辐射防护措施评价

该项目主要在变配电所存在工频电磁场危害,由于该变电所输人电压仅为10kV,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强度不大。但在今后的设计中应做好屏蔽防护。

(四)劳动组织与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评价

本装置按生产车间级建制。装置及公用工程配套设施的定员设置为管理岗位按一班制、生产岗位按四班三倒的原则设置。因苯乙烯装置采用DCS集中控制系统,只设控制室操柞人员和装置巡检人员。

倒班工作制连续8h仪表单调作业,容易造成工人精神疲劳、视觉疲劳和强制体位。应加强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工间休息和自身调节来减少不适感等。

(五)个人防护措施评价

公司有健全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各分厂设有专人负责劳保用品的发放,并负责指导和监督检查。发放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尘口罩、防毒面罩、手套、防噪声弹性耳塞等。对高温作业工人发放防暑降温用品、供给清凉饮料。以上措施能满足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个人防护的需要。

(六)应急救援措施评价

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尚未具体提及应急救援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要求,对主装置苯罐和罐区等可能产生急性职业中毒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配置冲洗设备、设立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材。应将该装置的应急救援预案纳入公司应急救援体系,在日常的工作安排中进行演练并加以完善。

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应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要求正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七)生产、生活辅助设施评价

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在初步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予以设计。按卫生特征3级要求配备淋浴器、水龙头、厕所蹲位等。

(八)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评价

本装置不新设安全卫生机构,依托公司已有机构和人员设置。该公司由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分管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公司内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并设置了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所”。医疗救治依托于公司的职工医院。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能满足该项目的需求。

(九)职业病防护设施专项投资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没有作专项概算,在初步设计时应明确列支。并在今后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予以落实,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七、评价结论与建议

(一)评价结论

①本项目厂址选择考虑了国土资源、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要求。就职业卫生而言,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

②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无硫阻聚剂(2,6-二硝基-4-叔丁基苯酚)、TBC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次氯酸钠、缓蚀阻垢剂、甲醇、异丙苯、二乙苯、二甲苯、催化剂粉尘,以及高温与辐射热、工频电磁场、噪声与振动、视觉疲劳、职业紧张等。其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次氯酸钠、噪声、高温与辐射热、职业紧张等。

③经类比分析和危害预测,该项目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齐全、运转正常的情况下,工作场所中存在的毒物浓度、噪声和工频电场强度等可以控制在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下。

④本项目存在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高毒物品,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之规定,本项目应为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其高毒物品工作场所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确认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综上所述,该项目在科学设计、严格管理的前提下,职业卫生方面可望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等规定的要求。

(二)建议

为指导业主和项目设计单位在今后设计、建设以及投产运行中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到的相关职业卫生控制措施与管理办法,在今后的初步设计与施工中应予落实。

②针对苯和苯乙烯等毒性大、挥发性强、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大量泄漏与扩散的化学物品应急救援预案应予落实。并根据相关要求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防毒面具、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等。通过日常演练加以完善。

③类比调查资料表明,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噪声强度基本可达标,但有多处空压机、工业泵噪声强度可能超过85 dB(A)。并且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苯乙烯、甲苯、一氧化碳、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听力损害有协同作用,因此应充分考虑、重点防范噪声职业病危害问题。建议进入85dB(A)以上噪声区域的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等。

④在初步设计时,各工作场所的采光照明应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的要求进行设计。

⑤隔声操作室初步设计时应使其隔声降噪效果至少达20dB(A)以上,以确保操作室内噪声强度不高于国家设计卫生标准75dB(A)。

⑥在密闭空间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应严格操作规程,必须经空气置换、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检修,并应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和落实应急救援设施。

⑦该装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产生硫化氢的职业病危害。但清理污水沉淀池时可能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应予以警惕,配备专人监护,并制订一系列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

⑧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对高温作业岗位应采取轮换作业方式,并提供清凉饮料等,以免发生中暑。

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并定期维护与保养,确保长期正常运行。

⑩补充职业病危害防治设备、设施、人员健康监护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等专项经费预算。

eq \o\ac(○,11)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规定,项目竣工试运;行后须完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对接触有害作业的人员应安排就业前体检。

八、案例分析

苯乙烯是重要的石化原料。中国约61%的苯乙烯用于生产聚苯;乙烯;14%的苯乙烯用于生产ABS树脂;20%的苯乙烯用于生产苯乙烯和丁二烯橡胶与胶乳;5%的苯乙烯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目前国内市场应用广阔,需求缺口较大,每年需大量进口。因此该项目充分利用干气中的稀乙烯资源生产苯乙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应用和石化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本案例特点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①目前国内有十几套苯乙烯生产装置,多数为进口设备。并且多数装置是以含硫乙苯为原料,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硫化氢气体的职业危害。本项目拟选用脱硫原料(硫含量<0.0003%),从生产工艺源头上消除了硫化氢的危害。

②本项目拟建在工厂现有空地上,充分利用现有中间罐区的设备与场地达到合理布局,节约投资的目的。原料与产品基本实现管道运输,可节约运输成本,减少泄漏与污染。该项目技术先进,选择了污染少的工艺与原料,自动化程度高,拟采用DCS集中控制系统,只设控制室操作人员和装置巡检工人,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幅减少,有利于清洁生产,保护劳动者健康。

③本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乙苯、苯乙烯、甲苯、苯、氯气、噪声、高温辐射热、职业紧张等,其职业病危害控制重点是对巡检人员的保护。

④据文献报道,苯乙烯、一氧化碳、甲苯和高温等危害因素对噪声所致听力损伤有协同作用。该类项目同时存在噪声、苯乙烯、一氧化碳、甲苯和高温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报告中对此问题做了阐述与分析。有关有害因素联合协同作用问题值得评价人员高度重视。

⑤本设计拟选用的部分压缩机和真空泵噪声强度较大,可研报告提出要求设备制造厂商对其设备进行消声处理,并在压缩机气体进出口管上安装消声器,对机体设置隔声罩,使其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体现了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噪声职业病危害的设计理念。

⑥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苯和氯气,且苯罐储量较大,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但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尚未具体提及应急救援措施和警示标识。本案例预评价报告就该问题的重要性和法律依据做了明确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此问题的处理值得评价人员借鉴。

⑦遵照相似性原则,该项目针对不同的评价单元分别选择类比对象,使其可比性更高,值得借鉴。

⑧该生产工艺存在高温高压。本评价报告对防止阀门、槽罐的泄漏,加强现场采样人员的防护等方面阐述欠清楚。

⑨该案例完成较早,书写格式与“导则”要求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