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伪报品名进行报关走私废物3000多吨
2017-02-10 497 次

伪报品名进行报关走私废物3000多吨

[案情] 代号为“43.08”的固体废物走私要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固体废物走私要案。2004年3月8日,由江苏省南通市海关缉私分局立案侦办。经调查得知,从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主要犯罪嫌疑人龚建昌先后以湖南溆浦北方金属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北源化工有限公司、上海北浦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名义,与境外固体废物供货商签订订货合同后,分别委托上海几家公司为经营单位、南通某货运有限公司为代理报关单位,在明知废“钼催化剂”是国家禁止进境废物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伪报品名的手段,先后共走私进口废 “钼催化剂’’达3400余吨。其中,福州富源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明知该批废“锢催化剂”是走私货物的情况下,仍然购买了990余吨。 被国家列为禁止进境固体废物名单的废“钼催化剂”,在回收利用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属我国已加入的《巴塞尔公约》中列明的23种危险固体废物之一。由于废“钼催化剂”有较高含量的有价元素,能够提炼相关的产品材料,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导致国内市场废“钼催化剂”交易市场十兮红火,走私活动极为猖獗。 由国家海关总署缉私局挂牌督办的固体废物走私要案,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了判决。该固体废物走私要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龚建昌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另一主要犯罪嫌疑人张相武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其他涉案的责任公司也分别被判处罚金30万~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