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环境法讲坛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珞珈环境法讲坛 > 正文
环境实务精英做客珞珈环境法讲坛
2017-11-02 2396 次

2017年10月24日晚,珞珈环境法讲坛第六十一讲在法学院325教室开讲。本次讲坛有幸邀请到了王文勇、赵光、王辉、胡玉来、杨国胜、葛枫、张懿丹、蔡学恩等八位知名法律法律精英,讲座的主题为“环境法律实务谈”。

本期讲座由所长助理李广兵副教授主持,我所所长秦天宝教授、卜睿德(Ben Boer)教授、罗吉副教授、副所长胡斌博士、所友傅剑清、詹虎及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王文勇律师指出,学习环境法是幸运的、是有前途的。具体体现在:第一,当前国内的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非常严重;第二,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赵光律师则首先回顾了自身的从业经历,指出环保律师既是律师,也是行动者,除了懂法律,也要懂环境科学。接着,他从我们为什么做环境法、具体做什么业务、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出发,对环境法律实务工作予以释明。

王辉律师向大家介绍了其在企业中做管理工作的经历,并向在场学生提出建议:将来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做实务工作,都应将企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胡玉来律师则谈及了自身从业经历和案件代理的实践。他认为,现在的中国,真正活跃的环保律师很少,公益诉讼主要是NGO组织在推动。

所友杨国胜律师首先介绍了黄金圈理论,指出大圈、中圈、小圈依次表示What to do? How to do? Why to do? 大多数人都只停留在大圈之中。接着,杨律师指出,我们应具备律师思维,从专业走向行业。所友葛枫女士梳理了2016年环境公益诉讼整体情况,并指出,环境公益诉讼的特点在于:原告类型多样、案件类型多样、支持起诉制度在环境公益诉讼中作用增强、案件审结方式多样以及正在积极探索赔偿款的管理和使用方式。

所友张懿丹律师从刚进入律师行业的毕业生角度向在场学生建议,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要局限于环境法领域,要夯实民商、行政、诉讼法等方面的知识,放宽视野,扩大知识面。在职业方向选择上,要尽早选定并一直坚持。所友蔡学恩律师则对自己的经历进行了介绍。他在2000年赴美学习期间,发现在美国每天只能倾倒指定类型的垃圾,垃圾分类制度已经在有效运行,于是对环境研究产生兴趣。蔡律师认为十九大对法治中国、生态文明的强调表明环保律师将会成为值得期待的行业。

讲座最后,李光兵副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简要点评和总结,并再次表达了对各位律师的欢迎与感谢。卜睿德教授、所友傅剑清博士针对讲座内容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场学生也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各位律师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讲座在轻松温馨的气氛中顺利结束。

据悉,王文勇律师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总法律顾问,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并积极提倡与引导公众参与草原保护项目;赵光律师代理过多起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污染诉讼、环境行政诉讼案件,2013年办理的铜陵市环境污染案件入选“2013年中国十大公益诉讼”;王辉律师在民商、经济法领域独具专长,熟悉PPP模式的法律法规与实务,系环保部环保执法大练兵的评审专家;胡玉来律师擅长环境领域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及非诉法律服务,代理环境案件100余件,参与10余部环境法律法规的修改。

杨国胜律师系我所1991级硕士生,在公司法、资本运营、企业并购、知识产权、破产清算等方面有着二十多年的经验,并且对许多前沿的法律问题有着深入的研究。葛枫女士系我所2000级硕士生,先后在政府、企业及环保组织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十余年,2013年初开始在自然之友从事环境法律倡导和公益性工作,参与多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及修改。张懿丹律师系我所2014级硕士生,承担武汉市多家环境管理机关和环保企业的法律顾问服务,并发表多篇优秀论文。蔡学恩律师系我所2008级博士生,长期参与环境法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积极参加办理一些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的诉讼和非诉案件,同时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司法理论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