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文章 > 会议论文 > 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 正文
清洁生产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17-02-12 346 次

清洁生产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李光军1 范丽2 (1、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2、石家庄市审计局) 摘要 本文讨论了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针对河北省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为实现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清洁生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很低的国家。据统计,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美国的1/6、加拿大的1/59。全国236个大中城市中,有188个城市缺水,其中40个城市严重缺水。 目前,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严重超采、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地面下沉和供水不足等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条件。 在我国经济中,主要收入来源于工业生产。它既产生着巨大的效益,又消耗着大量的水资源,产生着各种污染,破坏着生态环境。人们曾采用各种技术进行治理,但都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 而清洁生产是一种对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售后服务全过程进行预防控制的达到资源利用率最高、环境污染最小的科学方法。它同末端治理的根本差别在于:(1)它既着眼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又重视节约资源、发展经济;(2)它实施生产全过程控制,从产品设计、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到产品使用及废弃物处置等一系列环节都实施了严格控制,力求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最小化。 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支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关键的科学途径。特别是2002年6月29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全社会了解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提高推行清洁生产的积极性,克服资金、技术、社会方面的障碍具有重要作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工业清洁生产是紧密相连的。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从源头到末端的系统工程治理,开展包括工业清洁生产、水土资源保持、环境生态保护、污水处理再利用、节水技术推广、水资源科学管理等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课题研究工作,采取有效对策,使用高新技术,使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2、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 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宣告把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两个基本战略政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丰富的内涵,不同专业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理解,目前已有几十种定义,具体来说,城市可持续发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一项重要的目标和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正经受来自贫困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导致生态破坏的加剧,生态恶化又加剧了贫困。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没有经济的发展,就不可能消除贫困,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解决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人类首先要了解自然和社会变化规律,认识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对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达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提高人们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它加以控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须把人口控制在可持续的水平上。目前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冲击,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3)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许多非持续现象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生态系统的衰退而形成的。为此,对可更新资源,开发时要限制在其承载能力的限度内,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例如保护水资源系统的循环再生性等;对不可更新的资源,要提高其利用效率,并尽可能用可更新的相对丰富的资源来替代它,以减少其消耗。例如加强对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煤及其他矿藏资源的消耗等。 (4) 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衡量标准。因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环境系统的支撑,没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保障,就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obert Goodand (1994)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 3、 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工业发展加快。2001年与1990年相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由全国第11位前移到第8位,实现利润由第18位前移到第7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第25位前移到第12位。但是,从总体上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产业结构层次低,浪费资源、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自然资源丰度低等原因,使河北省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日益严重, 特别是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等水环境生态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环境概况 河北省的水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缺水,二是水污染严重。这种情况严重制约着河北省工农业经济发展。 河北省水资源总量为238亿立方米,不足全国多年平均值的1%,人均占有量386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数的六分之一。按有关国际组织确定的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少于500立方米,应定为影响生存的缺水地区。我省地表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为5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6亿立方米,即使完全开采,也难以满足每年最低用水205亿立方米的需求。石家庄、邯郸、沧州等城市地下水漏斗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另一方面,水资源污染严重。河北省海河流域七大水系中70%-80%的河流都受到污染,50%河流属于重度污染,由于全省大多数河流缺少自然径流,基本失去稀释、自净能力,已接近“有河皆枯、水水皆污”的境地。从43条主要河流、14座大型水库以及衡水湖等水质监测情况看,所设168个监测断面中,超过地面水Ⅴ类水质标准的占监测断面总数的50.6%,水质为Ⅳ、Ⅴ类的占31%,多数河流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 (2) 废水排放和水环境问题 大量排放超标工业和生活污水,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根源。2000年,全省污水排放量14.79亿吨,占全流域的35.5%,其中工业废水8.96亿吨,生活污水5.83亿吨,分别占总排放量的60%和40%,削减工业源的污染依然是改善流域水环境的关键。全省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造成各水系污染的排污行业主要为造纸、冶金、化工、医药、纺织、酿造、采选等,这些重污染行业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20%,而废水排放量却占75%左右,工业结构性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河流(段)污染引发了众多水环境问题,全省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城市地面饮用水源地受到污染;二是沿河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三是地下水大量开采,出现以城市为中心的漏斗区,形成水环境污染的恶性循环,污染事故和纠纷不断发生;四是敏感水域(白洋淀)和海域(渤海湾)的污染严重;五是跨流域引水工程水质受到污染。 4、 实现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建议 解决河北省的水资源危机,使生态环境走出困境,不仅需要大力宣传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结合河北省实际,重新研究认识河北省的水资源分配结构、开源节流的基础资料、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水资源的动态影响、合理产业结构和节水政策、科学的水资源监测控制和管理方法、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发展、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问题,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机制,推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 (1) 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宏观调控手段,从经济单位的运营成本和效益入手,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和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一是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避免因产权不明造成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促进企业用最小的污染治理投入取得最大的环境效益。三是制定重污染企业转产、搬迁、改造和推广使用清洁燃料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向清洁生产。四是制定投资、信贷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外、社会资金投向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 (2) 进行工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结构升级。 重点进行造纸、冶金、化工、制药、酿造、水泥、电力、陶瓷、采选、纺织等10个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对十个重污染行业中列入老污染源治理计划的企业,按照计划完成其治理任务,不能完成的要坚决关闭停产;对新、扩、改建项目必须按照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进行严格审批,特别是在地下水漏斗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区、环京津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城市集中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超采有海水倒灌和地面下沉危险的海滨地区, 要严格控制审批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的行业项目。鼓励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在政策、资金方面要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使清洁生产在促进企业达标排放、产业和产品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企业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的十条义务和两条自愿性原则,积极认真开展清洁生产。 (3) 强法制建设、强化流域管理。 一是制订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海河流域各城市应尽快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管理规定。二是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应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正常运行下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和浓度。三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四是实行流域内排污总量核定制度。五是坚决执行限期治理制度。六是坚决实行“关、停、禁、改、转”五字方针。七是实行污水农业利用制度。我省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八是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倡导农业节水灌溉。九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十是借鉴淮河流域治理经验,明确“水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依法监管。 5.结语 开展水资源持续利用研究,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矛盾,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消除水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清洁生产是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李光军:河北省环保局工程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政策、绿色化工技术和清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