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文章 > 会议论文 > 2010年研究会论文集 > 正文
循环经济——废旧轮胎处理之路
2017-02-11 217 次

循环经济——废旧轮胎处理之路 孙绍伟* 张 兰**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发达,如何处理日渐增多的废旧轮胎也被关注,现今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动作模式。本文在分析发达国家在此问题的经验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循环经济的原则出发处理废旧轮胎,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 废旧轮胎 环境污染 循环经济立法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便循着这样一条道路发展,即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生产产品→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弃物。这条以透支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的路走了近300年。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了空前的程度,20世纪末,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障碍终于露出冰山一角,人类终于意识到不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整个世界将遭受灭顶之灾。 一、循环经济 人们意识到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谓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废弃物。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以高开采、低利用、低排放(所谓“两高一低”)为特征的,而循环经济与此相反,是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谓“两低一高”)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给人们传递了一个崭新的理念,即世界上本来没有垃圾,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在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即减量化(rduce)原则、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准则。 曾培炎在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和系统工程。要把生产、销售、维修和消费等环节联系起来,积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进企业按照有利于废物回收的原则设计工艺,制造产品。要按照生态工业的物流和技术链组织工业集中区的工业生产,使上游工序的“废料”成为下游工序的原料,尽量延长资源再生利用链,降低能耗物耗,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要大力推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建立生活垃圾分捡、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形成生态经济体系。要积极研究制定鼓励废物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的政策法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现今虽然已经制定环境法及相关法律,还有一系列的环保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多项环境标准,甚至在某些方面的立法在世界上还处于领先地位,但还没有典型的循环经济立法,能够较多的体现“循环经济”思想的主要是“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是有很大差距的,如德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日本于2000年4月14日临时内阁会议决定批准《循环经济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案》,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州制定了不同形式的资源再生循环法规。 二、废旧轮胎造成环境污染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成为我们越来越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中国的汽车市场成为世界汽车产业瞩目的焦点。据统计,2002年,我国各种汽车销售量达到340万辆,汽车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业内权威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在带给我们便宜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必然遗留品——废旧轮胎。随着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我国汽车轮胎的消耗量也将步入世界前列。那么,这些轮胎在完成它们的使命后,又将有一个怎样的归宿呢? 废旧轮胎具有很强的抗热、抗生物、抗机械性,并很难降解,几十年都不会自然消失掉。长期露天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而且容易引发火灾,人们称为“黑色污染”。 据世界环境卫生组织统计,世界废旧轮胎积存量已达30 亿条,并以每年约10 亿条令人惊诧的数字增长。如何有效回收利用废旧轮胎,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既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我国废旧轮胎生成量约5000多万条,其中有2000多万条无人问津,回收率不足60%,与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90%的比例相差甚远。我国是橡胶工业大国,初步预测2002年消耗橡胶总量为280万吨,有可能超过美国列世界第一。主要产品轮胎产量已超过1.3亿条,居世界第二位,其他产品如自行车胎、摩托车胎、胶鞋等均列世界前茅。但我国又是橡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每年需进口橡胶占总消耗量的60%以上。而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废旧轮胎已不同于其它固体废弃物,通过深加工废旧轮胎,生产的橡胶粉及其延伸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预见在21世纪,废旧轮胎回收再生利用将是知识经济时期的“E 产业”(即环保产业,取英文“环保”一词的开头字母“E”而得)的新型产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三、发达国家在处理废旧轮胎问题上给我们的启迪 100多年来,人们在求索中逐步认识到,轮胎循环利用是由橡胶资源开发→新轮胎制造→轮胎经销→轮胎管理与使用→轮胎翻新修补→轮胎报废→废胎回收→废胎再资源化等环节构成的闭环物质循环系统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对废旧轮胎的处理方式开始主要是掩埋或作燃料。但是很快人们便认识到,这是极为不明智的作法。掩埋是一种最为不合理的方式,因为橡胶很难降解,几十年都不会自然消失掉,掩埋轮胎,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疾病,且易引发火灾。目前欧盟各国都限期禁止掩埋废旧轮胎。在我国还没有掩埋废旧轮胎现象。用废旧轮胎作燃料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是由固体废弃物污染变成气体污染,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而今,发达国家对废旧轮胎的利用,主要有下列几种途径:其一,对胎体完好的进行翻新利用,节约资源;其二,将废旧轮胎切碎做燃料用于发电,其三,化学裂解回收炭黑和燃料油,其四,制成胶粒和细胶粉,这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废旧轮胎的方法。 除了在技术上对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给予高度重视外,发达国家还纷纷通过立法、成立专家机构、给予财政补贴、提供免税优惠等多种措施全力支持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主要包括: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征收轮胎消费者废轮胎回收处理费,建立专项基金,用于社会分散的废旧轮胎集中回收,如加拿大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废旧轮胎再利用管理委员会,并通过立法,事先从每个销售出厂新轮胎中收取4加元的处理费用,交由该委员会下属的基金组织管理,并确保该基金用于废旧轮胎的再利用项目;将废旧轮胎送加工处理企业做资源再生产品,并从专项基金支付处理补贴,如美国每处理一条废旧轮胎政府补贴2.5-4美元,加拿大政府给予2加元的补贴;对从事废轮胎加工再利用企业实行低税率,以鼓励民间投资;奖励和强制推广资源再生产品的使用,美国于1994年立法规定,靠国家资助铺设的沥青公路,沥青中必须含有5%的胶粉。 四、我国在废旧轮胎的处理上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2001年1月7日对广东省云浮市来说,是一个黑色纪念日。这一天,市郊一个废旧的轮胎收购点发生火灾,13台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和群众投入火海扑救,但因火势太猛,堆积如山的废旧轮胎还是被一片火海所吞没。滚滚浓烟直冲云霄,遮天蔽日,笼罩了周围数平方公里。 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轮胎生产国,轮胎产量已经超过1亿只。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达5000多万只,重量140余万吨。但是每年处理量只有20多万吨,仅占总生产量的14.2%。中国还是橡胶消耗大国,2001年消耗量达3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每年产生废旧橡胶180万吨,其中60%以上是废旧轮胎。但是,在每年回收利用的90万吨废旧橡胶中,废旧轮胎仅占20%。目前,全国轮胎翻新企业约有500多家,年翻新轮胎约400万条。世界上新胎与翻新胎的平均比例为10∶1,而我国仅为26∶1,其中轿车轮胎的翻新率几乎为零。在北京、上海、重庆,几乎在所有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都能看到绵延数千米,像小山一样的废旧轮胎堆放点。它们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就像人皮肤上的癌斑一样,蕴藏着灾难。 我国在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方面先后形成两大工业:轮胎翻修工业和再生胶工业。这两大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经历了大普及、大发展的辉煌时期,但在1994年新税制出台后,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这两个行业先后陷入困境。在此期间,将废旧轮胎粉碎成为胶粉的生产技术应运而生。中科院、南京609所、北航、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所先后开发出了低温、准低温和常温条件下的胶粉生产技术。深圳市东部开发(集团)公司建成了全国第一条产能为2万吨的80目以上精细胶粉生产线。青岛绿叶公司经过近4年的努力,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废旧轮胎加工处理延伸应用企业。 虽然我们在处理废旧轮胎上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但总体形势仍是十分严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率低,丢弃现象严重;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生产经营规模小,自我改进能力低,企业发展无后劲;废旧轮胎加工利用,企业包袱沉重,经济效益差,困扰废旧轮胎利用行业的发展;企业税赋成倍增长,废旧轮胎加工企业生存困难。可见,我国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式上、技术上比发达国家并不落后,主要差距是在管理上、立法上、优惠政策上。最主要表现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至今没有关于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具体立法,无法可依。自2002年1月21日李岚清副总理就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作出重要批示以来,2003年5月、6月,国务院新一届领导曾培炎副总理就此又连续做了两次重要批示,尽快制定一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已是众望所归的事情。另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方面也没有具体的措施。在我国不仅不像国外免税而且税率高于其他加工行业,不仅无补贴,而且废旧轮胎要高价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废旧轮胎的循环利用。 面对入世,我国经济将融入全球一体化,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也应与国际接轨。针对我国目前循环利用废旧轮胎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我们认为,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一)加快制定《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实施依法管理,通过法律规范,明确生产、使用单位的责任和义务,禁止废旧轮胎随意堆放、丢弃,严禁焚烧、掩埋、规范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废旧轮胎的回收利用网络及付费机制,将废旧轮胎资源回收利用逐步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二)将废旧轮胎列入国家强制回收目录,实行“以旧换新”制度,建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该行业的发展。在各地成立废旧轮胎回收处理集散中心,负责本地区废旧轮胎集中回收、分类、初加工及再利用的集散。 (三)研究制定鼓励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建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专项基金,征收废旧轮胎处理费,用于废旧轮胎回收管理、加工利用补贴及奖励技术开发;对废旧轮胎加工利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技改发展;研究无偿回收废旧轮胎的可行性。如对胶粉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利用胶粉进行深加工的单位给予政策性补贴,对设计、生产、推广胶粉设备的单位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增加科技投入,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对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的投入。将废旧轮胎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开发纳入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及科技三项费用的支持范围。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的意识,增强全民循环经济与环境教育制度意识。现存的环境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公众环境意识不强是导致目前环境问题越加严重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①刘国涛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李如林:《我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循环经济》第三卷,第二期 ③朱雅雄、钱敏:《循环经济是中国轮胎工业的必然选择》http://www.ctrrr.com/ ④《经济日报》,《废旧轮胎处理引出了对“循环经济”的思考》 ⑤王翰林:《废旧轮胎处理应“管”字当先》,《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