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理论文章 > 正文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性解析
2017-02-13 1318 次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性解析

巩固 (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 266100)

一、发展的道德性问题

道德与发展,是人类价值体系中的两个基本范畴。道德指“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以善恶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发展则是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生活状态的客观状况。一般认为,二者存在以下差别: ⑴评价对象不同,道德针对个人及行为;发展针对社会。⑵评价标准不同,道德依据的标准主要是“功利”和“道义”;发展的衡量指标则是经济水平、人均收入、工业化程度、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等。⑶评价内容不同,道德是对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评价;发展则表明社会状态的进步与落后、现代与传统、文明与野蛮。⑷作用方式不同,伦理是一种规范性评价,它直接表明“应然”,通过舆论、习俗、信念等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对行为具有直接导向作用;发展则是一种事实性描述,它说明社会发展状况的实然,通过对事实的观测、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但本身不具有直接约束力。⑸哲学性质不同,伦理属于精神范畴,反映人的价值评判,是一种社会意识;发展属于物质范畴,反映社会客观实际,是一种社会存在。 正是由于上述差异,传统理论往往将二者视为互不涉及的事物,道德被认为只是与个人主观德行有关,而发展则无所谓道德问题。然而,随着发展涵义的不断变化,二者出现了交叉融合的趋势,发展评价中加入道德因素,道德要求被付诸发展实践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20世纪之前,发展基本上被视同于经济增长。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和自由竞争可以使资源配置达致最佳状态,个人对私益的追逐最终会促成社会总体利益的增加,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幸福。由此,物质财富的增加成为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增长成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被视为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只有效率快慢之分,而无价值好坏之别,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只具有经济效果的不同,没有道德上的差别。 然而,从18世纪到20世纪,西方社会的高速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的普遍幸福,却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危机,贫富分化、环境恶化、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精神空虚、道德危机等社会问题,击碎了物质神话的迷梦。人们逐渐认识到,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人类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以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耗竭和社会不公为代价,只使少数人受益的增长不会带来真正的发展。发展不仅与经济增长有关,其还关系到经济“如何增长”以及“为谁增长”的问题。不同模式的发展之间不仅有经济效率上的快慢之分,更有社会效果的优劣之别。因此,发展同样有“好坏”之分,同样需要进行价值评判,由此产生了发展的道德性问题。 发展的道德性主要关系到“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的问题,前者指发展的方式,后者指发展的后果,其核心在于发展的目标价值的合道德性。发展不是财富的盲目增加,而是有特定的价值追求,其价值目标的道德性决定发展方式的道德性,并最终决定发展效果的道德性。传统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为:第一,将经济利益的获取作为发展的唯一价值尺度,忽略人的其他利益需求,尤其是精神文明需要;第二,以各种特殊的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而非人类共同利益作为根本价值尺度;第三,仅认可自然环境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性价值,将自然作为人类的奴隶。这种发展观把经济利益的追求当作发展的唯一目的,任由社会强者去统治弱者,鼓励人类任意改造自然,具有显而易见的非道德性。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文化盛行,道德堕落和精神困惑、贫富分化加剧、各种社会不公以及环境恶化带来人类生存危机等均根源于此。 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发展的状况不仅是一种可用经济指标衡量的物质状况,也是一种精神状态”,[2]只有一种以道德的方式进行、并且其结果符合社会伦理的普遍要求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学家古莱特(Goulet)认为发展存在三种核心价值,即生存(life-Sustenance)、自尊(self-esteem)、自由(freedom)。[3]其中生存意味着基本需要的满足,自尊关系到独立意识,自由则意味着对“贫穷、无知和卑贱”的摆脱。只有当基本需要有了改善,经济进步使得国家以及国家中的个人有了较强的自尊意识,物质进步扩大了个人的选择范围时,才意味着社会有了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发展是以全人类利益的共同满足和人类文明的整体提高为最终指向的,是有道德要求的。有道德的发展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目标,才能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性分析

二战结束至六七十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环境公害频仍、人类生存面临严峻威胁的时期。这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发展以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耗竭为代价,为少数人对商业利润的追逐而不惜牺牲社会整体安全,为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不惜牺牲人类世代的长远利益,具有典型的非道德性。可持续发展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其提出不仅在于一种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产生,更重要是实现了发展与道德的真正融合。 依照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乃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世子孙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4]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对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1993年,联合国又对此作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5]综合以上分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有: ⑴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统一,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三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统一。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生态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这与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传统发展观有着根本的不同。⑵持续发展。与仅关注眼前利益的传统发展观不同,可持续发展着眼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延续,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利益,还要关注子孙后代的利益,体现了持续发展的意识。它要求人们确立永久发展的观念,为后代人的顺利发展、人类文明的世代传递创造条件。⑶共同发展。发展是全人类共同的进步,以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压迫和剥削为基础的物质繁荣不是人类的发展,而是倒退。当前人类环境危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贫困,究其根源均来自于发达国家对地球环境资源掠夺滥用,和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归根到底是人类发展不平等的结果。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整体的共同发展,也只有人类整体的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持续。⑷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不是经济指标的片面增长,而是各种需要的共同满足,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和谐。和谐包括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和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相处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和谐理念要求以最优化原则代替最大化原则,以质量观念代替数量观念,实现各种利益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综合发展的新型发展观。 上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不仅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更是环境危机时代的先进道德-“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的集中体现。代内正义,是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己的利益的过程中要体现机会平等、责任共担、合理补偿,强调当代人之间公平享有自然,共同承担对它的责任和义务。代际正义,是指人类在世代更替的过程中对利益的满足要保持公正,要求当代人发展不应以损害后代人发展为代价,而是以一种重构的道德自律精神,本着对后代人负责的态度从事发展。还有学者并提出“种际正义”的概念,将道德伦理关系进一步扩及人与自然之间。这些公平原则是对传统道德原则的补充与进一步发挥,将原本仅适用于特定国家、社会、家庭之内的伦理原则扩展至当代人和不同世代人,甚至人与自然之间,体现了环境时代社会道德的基本要求。 另外,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性也十分明显。传统道德评价标准主要有“功利论”与“道义论”。功利论,是以行为结果的实际功效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其以感性主义的人性论为出发点,认为道德就是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者实现功利的东西,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最高道德原则。[6]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衡量,可持续发展以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着眼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追求各种需要的满足和各种价值的统一,惠及全人类中的每一个人,甚至包括未出生的后代人和非人的自然物,其比以往任何发展都更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要求,具有显而易见的道德性。 道义论是指人的行为必须按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其以理性主义的人性论为出发点,强调道德行为应当遵守道德律令,具有善的动机。道义论认为人的道德性乃是在理性指导下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而不能象动物那样仅满足于感官。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出于对自身命运的长远考虑而对发展道路作出的明智抉择,是典型的理性产物。康德提出了三条判断行为德性的道德律令:可普遍性、以人为目的和意志自律。[7]以此来分析,可持续发展适用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是环境时代人人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具有典型的普遍性;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是典型的以人为目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后代利益而对当代人行为作出限制,是对人类感官欲望的抑制和急功近利弱点的克服,体现了人的意志自律性。 因此,无论从环境时代的现实来看,还是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分析,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显而易见的道德性,是真正“有道德的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传统道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有道德的发展”,还是“关于发展的道德”,其提出本身表明了道德的新发展,体现了全球环境危机的逼迫下,全人类道德的共同进步: 1.道德类型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表明新型道德-发展道德的诞生。发展道德是指关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道德。传统道德的适用对象仅及于个人及其行为,可持续发展的提出表明发展同样具有价值判断和选择的问题,发展也有道德性,也应被纳入伦理体系。我们应该选择道德性高的发展模式,有道德的发展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目标。 2.道德范围的发展。 传统道德包括国家、社会、家庭三层,局限于人类内部集团之内。可持续发展则是真正涉及全人类的道德,它不仅从空间上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肤色、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文化和经济的人纳入道德共同体,还从时间上将后世子孙也纳入进来,是真正的“人类整体”的道德。可持续发展并包含着善待自然、公平对待其他物种的内容,进一步将人的道德扩展至自然,是真正具有普遍性的道德。 3.道德内容的发展 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正义,正义主要是指一种公平和公正的感觉,包括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形式正义、社会正义、程序正义等。可持续发展则为正义注入新的内容。可持续发展的正义观包括代际正义、代内正义、种际正义,这些正义不仅在适用主体上与传统正义有所不同,在内容上也有具体的差别,体现了环境时代,正义发展的要求。 4.道德境界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反映了人类道德境界的不断提高。传统道德仅局限于人类内部的特定群体之间,只关心与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只约束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行为,如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而可持续发展则将世界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把人类视为与自然共生的一部分,将道德共同体从一部分人扩大到人类整体,进而从人类扩大到自然,强调为了人类和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智地限制自己的欲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道德境界。 5.道德目标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超出了传统伦理局限于人与社会的狭窄视野,而将保护地球、保护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终价值目标。体现了一种新的道德理想,即以“人一自然”系统(即世界经济社会系统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化为目标,真正实现了“世界大同”。 必须发展一种世界意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必须发展一种使用物质资源的新道德,并且采用一种与正在到来的匮乏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必须发展一种对自然的新态度,与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必须发展一种与后代休戚与共的感觉,并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换取后代的生存机会的奉献精神。这就是环境时代,可持续发展对现代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结 语 作为人类环境危机的产物,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理念与社会道德。在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面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某种高尚的美德,而是任何人所应秉持的基本道德,是人类为了自身延续和发展所不得不共同坚持的基本伦理。 只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背后深厚的道德意蕴,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意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与自身命运的休戚相关,认识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必须性。未来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普遍化。只有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成为人人遵守的基本道德之时,人类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万物之灵,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人类文明才算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 --------------------------------------------------------------------------------

[1] 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2] 〔英〕A·P·瑟尔瓦著:《增长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3] D.Goulet , The Cruel Choice: A New Concept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 New York: Atheneum, 1971)

[4]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5]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5页。

[6] 周中之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0页。

[7] 参见:〔德〕康德:《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72、86、83 作者邮箱: gonggu@sina.com 欢迎学术同仁交流/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