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案例三十九 拯救淮河希望工程
2019-02-28 462 次

卢玮静

一 机构简介

淮河卫士团队组建于2001年,在十分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存状态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完成了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摄影考察,建立了淮河水污染资料库,并开展了拯救淮河希望工程项目。

二 项目介绍

在中国的七大流域中,淮河是污染最早、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的一条河流。在长达20多年的污染过程中,流域生态日趋恶化,沿淮河村民因水得病,因病返贫,贫病交困的现象较为普遍。“淮河卫士”坚持拯救淮河希望工程十余年,其主要任务是“一项监督,两项救助”,一项监督指的是对淮河水污染及其排污口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监督;两项救助主要是在“清洁饮水”救助和“医疗卫生”救助。

“一项监督”主要依靠志愿者工作站,其在淮河源头桐柏山至下游洪泽湖之间800公里的河段上建立8个工作站,率领35名核心志愿者执行监控任务,形成了“淮河排污口公众监控网络”。志愿者主要是在当地招募,招募的途径主要是依靠私人朋友关系及在宣传过程中志愿者的主动参与,但基本的原则是理念上的认同。

“两项救助”之一是“清洁饮水”救助,这是其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出“生物净水”装置,该装置采用生物群集的活跃作用和光合作用以及“生物膜”完成对地表水的自然净化。通过这种装置,可以将当地村庄日常饮用的浅层地下水(10米左右)过滤净化为符合国家饮用水指标的好水。一台装置的成本大概3万元,每天能净化10吨左右,能供应500人左右的饮用水。该项目目前采取分散布点,就近定点供水的办法建造“生物净水装置”,周边的农户共用一组,免费安装,在安装地成立村民生态保护小组,实行参与式、自助式使用和管理,保证装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自2008年起,已在沈丘县周边设置了22台生物净水装置,使11500名沿河村民吃上干净的水。

“两项救助”之二是“医疗卫生”救助。主要是深入村庄发现患者,对他们进行救助。募集社会资源救助癌症患者20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9名。目前这个项目需要对接相应的外部资源,并不是他们的优势,他们一方面通过清洁饮水救助发现更多的患者,另一方面正在努力尝试对接相应的社会资源。该救助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