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案例二十三 河流重生记
2019-02-28 409 次

王玲珍

一 前言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掩河修路现象并不少见。2011年各大城市“看海”的经历也让大家开始反思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考虑如何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

自古以来,城市皆依水而建,有水才有生机。然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却是以河流的死亡为代价。城市河流的排洪功能被削弱,河流带来的生态环境渐渐消失,其消失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越发严重。人们远离自然,远离河流,在封闭的城市里面透不过气来。

城市河流的保护关系到城市规划、城市形象、决策、公众参与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多方协作才能实现真正的河流保护。

二 机构简介

成都河流研究会参见案例一机构简介。

三 事件过程

2009年10月14、15日成都四家报纸(《成都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分别报道了“西郊河盖盖子,河道变车道”的新闻。该报道称,成都市建委、市重大项目办为了实现内环线单循环方案,决定由成都某公司在位于青羊正街至西安南路上的西郊河上修建一座桥梁,把河道变为车道。新路全长近700米,其中桥长约460米,道路长约200米。西郊河上的桥梁为现浇预引力连续梁,桥面浇筑沥青。桥宽25米,其中快车道18米,设置为双向4车道。桥梁的基座在河里,此桥相当于给西郊河安上一个“盖子”,这将使河面完全“消失”。该段原有绿化、河堤以及河边的人行通道都将保留,但是琴台宾馆原有跨西郊河的小桥以及文化公园东门小桥将被拆除。同时,道路南侧起点的遇仙桥桥栏遭拆除之后将与原有路面平齐,文化公园东门将从河的东岸调整到河的西岸。新闻报道当日,遇仙桥和十二桥之间的路段已被铁皮围栏堵得严严实实。河道被拦截,工程车辆开始挖河道施工。

在一些环保人士的反对和呼吁下,11月24日建到一半的工程被市政府紧急暂停。27日,在成都市建委,环保志愿者和水务局、文化公园、建设单位的代表就西郊河的加盖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当日,建设部门提出了三个方案:一、内环线绕过西郊河,穿越文化公园;二、内环线占用半幅河道,宽度缩小为3—4米;三、内环线仍旧全部加盖在河面上。上述方案每个均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大家讨论很久仍无法取得一致。虽然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西郊河却是获得了“暂缓死刑”的机会。

时隔半年,2010年5月初,成都河流研究会又接到成都市重大项目办公室的传真,被告知派人参加半小时后即将举行的“西郊河方案研讨会”。研讨会上,政府部门公布了一个“对河流影响最小”的新方案,即将原“河上加盖”改为修高架桥,提高桥墩,缩减路面,成为双车道。这样河流不会被完全掩盖,但河面将缩短到300多米。然而,方案依然未得到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及志愿者的认同。翌日,成都多名历史、人文、环境、水利等方面的专家齐聚,再次呼吁叫停西郊河高架桥。成都活水公园设计者之一、美国“水的保护者”协会创始人贝西·达蒙女士也专程赶到现场,直言此次优化方案是“糟糕的方案”,并致书市长恳请留住西郊河和沿岸的社区,对成都的历史和未来负责。

经过不断地争取,媒体、环保组织、相关专家、社会公众的共同呼吁,终于在2011年的4月份使得被围困了一年七个月的西郊河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

四 总结与思考

成都西郊河的案例是个案,又具有可以借鉴和应用的方法。首先,面对环保突发事件时,环保组织要及时响应,并在技术支持下查清事件真相;在本案例中,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在第一时间调查和掌握了事件的真相,为采取环保措施打好了基础。第二,处理相关事件时,需要按照有关程序向政府表达诉求,如通过市长信箱或热线电话向领导反映。在本案例中,河研会的王玲珍等环保人士曾通过市长信箱就西郊河事件进行了沟通,所以河研会被邀请参与关于西郊河的研讨会。第三,推动多方协商讨论,表达意见,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参与。环保事件往往都是社会问题,单靠某一个组织或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如此大的社会问题的,公众、专家的共同参与,才能解决好环保这件大事。第四,与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借助媒体扩大事件影响力。在信息时代,媒体与信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环保事件中,发挥媒体应有的正面影响力,与媒体良好互动,能够促进问题及时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