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论
(一)项目来源
为开发水利资源,缓解用电紧张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经原电力工业部批准,某水电开发公司在某水系干流规划中的重要梯级地段兴建了装机容量为240MW的水电站。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二)评价目的与依据
(略)
(三)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为建设项目所属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装机容量240MW发电机组与建筑物,以及配套的生产辅助设施等。
(四)评价内容
(五)评价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本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法、检查表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六)评价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技术要求,确定评价工作程序。工作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分别完成方案拟订与审定、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职业性健康检查、报告撰写与评审验收等工作。
(七)质量控制
在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整个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质控部门制订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需通过审核人、审查人和批准人认真审定,质量管理科核对资料、数据,确认无质量问题后盖章签发。
二、建设项目概况及其试运行情况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工程性质、地址及建设情况
该水电站属新建项目,距县城20km。工程于2000年8月开工,2001年11月16日完成截流,2003年11月30日水库正式开始蓄水,2004年11月竣工投入试生产。
电站周围2km内无居住区、学校、商业和文物保护单位。
2.建设规模
该水电站是最大坝高64.5m。电站装机总容量为240MW(3台单机容量为80MW机组),年发电量7.92亿kW·h。总库容3.78亿m3,有效库容1.25亿m3。工程总投资20.33亿元,其中用于职业卫生与安全方面的专项投资约400万元。
3.气象条件
电站所在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12.1℃。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485mm。
4.工作制度与定员
全年法定工作日为251天。根据水力发电企业远离城镇、家庭等特点,实行休息日集中轮休制。
一般管理、技术和后勤岗位实行一班工作制,生产运行人员与保安人员实行倒班工作制。
本项目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配置人员。定员71人,其中一般管理、技术和后勤人员50人,生产运行人员12人,保安9人。
(二)工程试运行情况
该项目于2004年11月竣工投入试运行以来,已正常运行一年多。主要设备、工艺、发电能力等达到了设计要求。主要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实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目前运行正常。
三、工程布局与评价
(一)总体布局
1.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由拦河坝、泄洪消能及引水发电等建筑物组成。溢流坝段布置于偏左岸的主河床,电厂厂房布置于右岸坝后,开关站与副厂房布置在厂坝之间。电能以2回220kY电压,输出。电厂办公与生活区布置在大坝下游右岸600m处。
2.竖向布置
发电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河床右岸。主厂房有3个机组段,厂房建基面最低高程为186m,靠主厂房右侧为安装场。机厂内装3台单机容量80MW混流式发电机组,高程217m,组间距23m。
升船机布置于左岸非溢流坝及左岸岸坡上。升船机系统由上游引航道、下游垂直提升系统、下游斜坡道与下游引航道组成。
(二)设备布局
1.电气设备
全厂设3台容量为800kVA的厂用变压器,近区供电设2台1250kVA近区变压器,坝区供电设置2台1000kVA干式变压器。
水轮发电机选用立轴伞式密闭自循环空气冷却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型号为SF80-64/1135,额定功率因素0.85,额定电压13.8kV。
电站以220kY一级电压接人系统。选用额定容量为100MVA的主变压器3台。220kY配电装置选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布置在安装场下游侧主变室顶上。
2.水轮机
本电站采用3台单机容量80MW的混流式机组。水轮机型号为HL-LJ-540。
3.自动控制
本电站采用计算机自动监控,不设集中常规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完全分布式开放系统,监控系统分主控制层和单元控制层,上、下两层采用光纤以太网实现通讯。
(三)评价
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采用检查表法对本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及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14。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一)评价单元划分
本项目工艺简单,布置紧凑,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对较少,且设备检修外包给专业的检修公司。为便于分析与评价,本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不再细分。
(二)生产工艺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本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水轮发电机组、空压机、风机、电动机、水泵等产生的机械性噪声与振动。主变压器和断路器产生的电磁噪声、工频电磁场。使用六氟化硫(SF6)的高压电器在过滤装置失效或含水量过高等情况下,分解产生一氟化硫、四氟化硫、十氟化二硫等毒性气体。变压器和液压装置因使用变压器油和液压油存在烃类挥发物,蓄电弛组成的直流电源系统存在铅和硫酸雾,因通风不良形成的二氧化碳(CO2)滞留及不良微小气候。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3-15。
(三)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本建设项目无室外作业,在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长期视频作业所致视力紧张或视力下降,运行人员由于晚夜班轮换制所致生物钟紊乱、职业紧张。
五、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1.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GCB发电出线站和GIS开关站严格设备选型,使用密封、防泄漏设备,每年定期进行设备性能的预防性试验和检查。
使用不带端电池密封免维护蓄电池组成直流电源系统。
蓄电池室、GCB发电出线站和GIS开关站在自然通风基础上增加局部机械通风,设置单独的排风系统。
2.噪声危害防护设施
在设备采购时选用低噪声设备,对机组提出噪声控制标准为距发电机层上盖板顶1m处小于80dB(A)。
厂房、副厂房、开关站、主变室、中央控制室等建筑物分开布置,且留有消防间距,既满足了消防安全的需要,也避免了噪声的叠加作用。
对产生较大噪声的通风空调系统采用隔声材料和吸声措施。
3.室内空气质量与微小气候控制设施
该电站为地面坝后式厂房。全自然通风比较困难,采用发电机层下游侧钢窗自然进风、机械排风,水轮机层采用机械进排风,整个通风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管理方便。
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中控室、计算机室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其他生产用房,均配置柜式或壁挂式空调机。
4.工频电磁辐射危害的防护措施
GCB室、GIS室、高压室、变压器、控制室单独隔开布置,进出线全密闭,出线平台有铁丝网屏蔽。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对建设项目中产生和存在的二氧化碳、非甲烷总烃、六氟化硫、铅、硫酸雾、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气温、气湿、气压、风速等工作场所微小气候条件进行系统地测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结果汇总见表3-16,计算各主要工种接触毒物TWA浓度均未超标。
(三)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1.有毒物质危害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非甲烷总烃、六氟化硫、铅、硫酸雾等毒物的浓度和主要接毒工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没有发现超标现象。说明该项目在生产设备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有毒物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要求。
2.噪声危害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28个噪声作业点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降噪要求,由于采用了噪声设备单独隔离安装布置、隔声吸声等降噪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工作场所噪声强度。除水轮机等个别点噪声强度超过85dB(A)外,其他测定点小于85dB(A),说明该项目噪声危害控制效果基本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要求。
3.电磁辐射危害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对项目发电机层、厂用变配电、主变压器、GIS室、输变电等工作场所工频电场强度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各测试点工频电场强度远低于职业卫生标准,在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该项目工频电场强度控制效果良好。
4.劳动过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作业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在操作室、控制室或办公室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工作时无不良体位及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其劳动组织及制度、劳动作息制度健全,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但该项目生产运行人员实行六班三倒轮休工作制,每班工作8h,频繁间断性夜班作业可能导致部分作业工人生活节奏的紊乱和对倒班工作的不适应。
六、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一)建筑卫生学
本项目多数工房为钢构架式建筑物、防滑树脂地面和双层钢窗,多数工作场所自然通风良好。发电机层新鲜空气由主厂房下游侧钢窗自然进风,新风吸收发电机等电气设备散发的热量后,部分热空气形成上升气流,由设在主厂房上部墙体的轴,流风机排至厂外。
水轮机层从设在尾水平台上的进风小间机械进风,空气经过水机管道间、水轮机层、厂用配电室后,由共用的排风竖井经屋顶风机排至厂外。
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集控室、计算机室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其他生产用房,均配置柜式或壁挂式空调机,以便改善辅助设备房间和办公室的工作条件,保证适宜的温湿度和空气质量。
各作业区域与办公室白天均以自然采光为主,照度要求较高的操作区,辅以人工照明。
在控制室、操作室、人员紧急疏散通道及出口处分别设有应急照明。
本建设项目建筑结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符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要求,生产性采光与照明基本达到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要求。
(二)辅助用室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有关规定,该项目卫生特征为3级。厂区内设有休息室、更衣室、卫生间、盥洗室和饮水设施等,其设施数量与位置分布基本达到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能满足作业人员生活和保健的需求。
七、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与评价
(一)职业卫生管理调查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
该水电厂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体系,由厂总工程师分管职业病防治与安全工作。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日常事务归属综合部,负责对全厂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包括卫生防护设施的改造与管理,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审批,下达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工的健康监护计划,与生产部一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组织进行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管理职业卫生档案等。在综合部和生产部都设专人负责职业卫生安全管理。
2.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完善情况
该厂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保护管理规程”和“培训管理规程”等制度。
3.职业病防治计划及执行情况
企业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检查评比、督查实施。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没有单独计划及实施记录。
4.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没有将职业病危害告知纳入合同内容,在签定劳动合同时也没有就该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告知。只是通过以后的各种宣传培训,使员工对职业病危害有初步认识。
5.职业健康教育情况
该厂根据安全教育管理要求,明确规定了员工应接受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并有教育档案记录。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工作由生产部具体负责,其中包括上岗前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或不定期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
6.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由于工种岗位及所接触的有害因素不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及更新时间亦有差别。常用的防护用品有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过滤式自救呼吸器、防毒面具、手套、防护眼镜、护耳器等。 7.健康监护情况 每年由地方综合医院对员工进行一次普通健康检查。以往欠缺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目前正着手制定职业性健康检查计划与制度,拟从今年开始实施。至今尚未发现和诊断职业病患者。 8.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本建设项目对职业病防治经费没有单独列支,但与安全生产管理经费一起纳入了生产成本开支。 (二)职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 用检查表对该项目职业卫生管理综合评价结果见表3-17。 八、评价结论 本建设项目工程选址与总体布局综合考虑了总体规划、水文、地质、环保、绿化和职业卫生的要求,基本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 项目工艺成熟、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劳动条件较好;劳动组织和制度基本合理;劳动过程及工作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效果良好,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卫生防护设施较为齐全,且运转基本正常;工作场所二氧化碳、六氟化硫、非甲烷总烃、铅、硫酸雾、工频电场测试点全部达标;噪声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厂区内的卫生保健措施、健身娱乐设施、更衣室、饮水设施、厕所等卫生设施基本完善,可满足工人生活与保健的需求。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基本健全,制定了有关职业卫生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防治计划执行、职业病防治经费、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资料归档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正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该项目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基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要求。
九、建议
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具体设置方法参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
职业病危害的控制效果取决于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运行状况及管理水平,因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和严格管理十分重要。建议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在设备的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锰、电焊尘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本项目的检修工作全部外包,因此电厂与承包单位在合同中应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并纳入职业卫生管理范畴。
进一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和防噪声、防毒、防电磁辐射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工人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和各项操作规程。
应制定职业病危害告知和申报制度,应把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纳入劳动合同之中。
十、案例分析
水电站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成熟,自动化程度高,职业病危害相对轻微。
该项目的建成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职业病危害、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水电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六氟化硫及其分解产物、工频电磁场等。六氟化硫本身为单纯性窒息剂,纯品基本无毒,具有生物学惰性,不起代谢变化。如产品中含有氟化氢,或遇潮分解产生低氟化硫,尤其是十氟化二硫时,则毒性明显增加。因高压电器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导致低氟化硫中毒事件多有案例报道,务必引起重视。
电站用蓄电池多为密闭型免维护产品,因此其铅和硫酸雾职业危害基本得到了控制。
本案例内容完整全面,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准确、现场检测内容全面,评价结论客观,建议有针对性。写作格式采用文、表结合的方式使内容简练而具特色。
该案例不足之处为没有开展通风系统的测试与评价。该项目发电机房为密闭式建筑,其通风换气完全依赖于机械通风系统,因此对其通风换气效率进行测试与评价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