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实务资讯 > 环保案例 > 正文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妥善处置输油管线泄漏事件 ——以江西九江和广东湛江两起漏油事件为例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emergency monitoring to handle pipeline Spill accidents properly
2018-05-14 611 次

摘 要:通过分析江西九江和广东湛江两起输油管线泄漏事件的处置过程,对未来此类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在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形成合力;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抗风险能力;涉油企业应该加强输油管线的环境风险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关键词:输油管线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急处置

文/张霞 陈明

石油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能源,管线运输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油类长距离输送方式。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输油管道建设迎来新的高峰。由于油气管道具有总长度大、跨区域范围广、地质及社会条件复杂等特点,油类产品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往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更强。近年来,多起输油管道泄漏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威胁到脆弱的水环境安全,造成了较大损失,此类事件已成为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对的重点和难点。环境应急监测作为事件处置的基础,应引起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事件一:江西九江“2·25”中石化江西分公司九樟线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造成潦河污染事件

2013年2月25日上午,江西潦河永修段部分流域发现不明油脂类污染物,影响永修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永修县自来水公司于2月25日上午8时50分开始关闸停止取水,当天上午10时30分停止供水,约6万人饮水受到影响。经排查,事件起因是中石化江西分公司九樟线成品油输送管道因非法盗油造成管道破裂引发泄漏。泄漏点位于南昌市新祺周桑海经济开发区内,泄漏量约36吨,造成潦河、修河约50公里河流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石油类最高超标数十万倍。2月25日下午5B寸3分,泄漏口被完全封堵。26日上午1l时20分,永修县自来水厂恢复正常供水。3月3日16时30分,潦河、修河各监测点位石油类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终止。

处置措施

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部迅速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在江西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江西省环保、水利、卫生防疫等部门及时响应,九江市永修县政府、中石化江西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迅速作出部署,通过采取“控制源、上游截、中间治、下游防”等综合措施,实现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不污染鄱阳湖水质”的目标。

一是查找原因,控制污染源头。2月25日上午10时许,永修县环保局接到关于永修县自来水公司取水口有大量不明油状漂浮物的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工作。12时20分,调查人员发现位于南昌市桑海经济开发区潦河的导排渠排放口有大量油状污染物。江西省、市、县三级环境监察和应急部门,会同南昌市桑海开发区管委会紧急排查事故污染源。2月25日14时38分,找到泄漏点位,查明事故原因系因违法人员在成品油管道上非法打孔安装盗油管,后因盗油管线破裂导致成品油泄漏所致。中石化江西分公司立即关闭管道截断阀,用防腐胶泥封堵盗油管线破裂处,并在泄漏点管道周边地面投放消油剂等措施消除污染。当日17时3分,泄漏口被完全封堵。

二是综合施措,防止污染扩散。拦截涵洞及导排渠段油污并及时清理是控制污染扩散的关键。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中石化江西分公司采取在导排渠设置14道围堰和移动刮油栏;用泵抽取涵洞内油水混合物,分段隔离注水冲洗、清理;通过抛洒少量凝油剂、人工打捞等方式,控制污染下移。同时,在导排渠人潦河口至永修县供水公司段,对河道较窄断面采取用围油栏将流域分段隔离,每段截断、逐段聚油收集等措施,防止油污进入下游;在永修县供水公司取水口进行阻油护栏隔油和吸油毡吸附措施,用高压水枪冲洗取水口附近的表面油污,防止危及永修县城饮水安全;调运大量围油栏、编织袋、吸油毡、黄稻草等20余种物资到永修县吴城镇鄱阳湖口处,设置6道拦截坝,进行油污拦截和吸附,防止油污进入鄱阳湖。

三是提前行动,做好应急准备。下游鄱阳湖区域的星子县、湖口县统一调度海事、渔政、石油公司等部门和单位,提前行动,在湖口县鄱阳湖人长江口的鄱阳湖大桥设置约700米围油栏,并组织50多人、10余艘船只,做好准备随时投入油污打捞和清理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加密监测

江西省调集省市县环保部门三级环境监测部门开展环境应急监测,出动150余人,启动20台监测设备,15辆机动车,租用采样船只5条。26日,永修县自来水公司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于11时20分恢复正常供水。星子县、湖口县、鄱阳湖人长江口水质未受影n向。至3月3日16时30分,潦河、修河石油类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限值。

信息发布

江西省环保厅及时通报事件的处置情况和采取的各项措施,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及时、客观、真实反映事态发展,为污染处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事件二:广东湛江“1·13”湛茂输油管原油泄漏事件

2013年1月13日,中国石化广东茂名石化分公司湛茂输油管线湛江段发生原油泄漏事故,约35吨(40立方米)原油流人南溪河,造成长约1366米、平均宽10米的河面污染,并对下游约300米处备用饮用水源地赤坎水库造成威胁。接到事件报告后,环境保护部立即派出前方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有关方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经过各方共同努力,1月28日,受污染水体、底泥以及固体废物等全部得到安全处置,赤坎水库水质未受到污染,市区供水未受到影响。

启动预案,快速断源

事件发生后,湛江市政府、茂名石化分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湛江市政府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协同茂名石化分公司等各方力量立即开展断源抢险工作。一是对湛茂输油管泄漏段两端阀门实施了关闭,及时切断了污染源。二是组织挖掘机、铲车对受污染的河段进行两头封堵,防止污染面积扩散。三是紧急疏散周边村民,实施交通管制,严控火源,派专人严密把守原油泄漏区,避免次生安全事故。

截水分流,控制水量

为缓解受污染河段上游来水的冲击压力,避免污染水量进一步增加,湛江市一是分四段构筑拦河坝堵截,并设置抽水泵把上游河水抽排到安全区域。二是封堵所有出水口,利用农业干渠进行导流。通过采取堵截、抽排和分流等措施,每天拦截上游来水1万-1.5万立方米,实现了事件现场河水的零增量,为开展清污清淤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学监测,严密监控

一是科学布点、加密监测,对受污染河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二是对输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水质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应急监测方案。根据1月31日-2月4日连续多日的监测结果显示,各监测点均未检测出石油类物质,水质恢复正常。

多措并举,全面治污

一是快速回收水面油污。在湛江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湛江市组成了社会化专业废油清污公司和茂名石化公司职工两支救援队伍,采用专业收油机和人工打捞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清理和回收河面上的浮油,收集的浮油统一由罐车输送至专业处置点安全处置。通过约10天的奋战,基本完成原油清理工作。二是在下游污染较轻的河段修建隔油滤池并加装活性炭、稻草等滤油物,建筑隔油坝4道,通过5条输送管线将符合进水要求的污水运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置。三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事故现场清理的含油废物(包括淤泥、杂草、植物等)运送到专业固废处置公司安全处置。四是加强环境安全监管。每天派专人对含油废物的清理、收集和运输进行监督,确保不引发二次污染。

加强引导,维护稳定

事件发生当天,湛江市政府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此后,又先后召开了3次新闻发布会,对事件处置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了通报,争取了主动,防止群众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恐慌情绪,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经验启示

加强环境应急监测

科学的环境应急监测是事件处置的坚实基础。在江西九江输油管线泄漏事件中,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在管道泄漏点位到永修吴城镇共布设了8个监测点位,在鄱阳湖共设置了21个监测点位,鄱阳湖人长江口布设了1个监测点位,为污染处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有效监控污染扩散情况和应急处置效果。在广东湛江输油管线泄漏事件中,当地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科学制定监测方案,迅速开展监测,并根据专家意见,及时调整应急监测方案,实施加密全流域监测。准确的监测数据为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环境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形成合力

处置应急事故是个系统工程,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与事故处置责任主体必须密切配合,从人力、物力、财力等硬件方面,到舆情导控、群众思想工作等软件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同步安排,才能确保事故及时处置,确保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专家的智囊作用和上级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地方政府在组织群众参与救援处置的同时,全力做好各项维稳工作,确保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

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抗风险能力 据调查摸底,全国约81%的化工石化建设项目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这些企业一旦发生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极易次生、衍生突发环境事件,威胁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一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未划分保护区,一些水源地处于开放式管理状态,存在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中石化江西分公司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事件中,存在严重的饮用水水源地规划布局混乱情况。泄漏点所在地是南昌市新祺周桑海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定位是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就建设在永修县水源地上游,废水总排口位于水源地保护区内;肇事成品油输送管道走向威胁水源地安全,防护措施不足,距下游永修县取水口约14公里;永修县饮用水源取水口选址不科学,上游有大量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管理不规范,没有设置警示和防护标志,且没有备用水源,抗击环境风险能力明显不足。当地政府应当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涉油企业应该加强输油管线的环境风险管理

江西九江成品油输送管道泄漏污染潦河事件中,中石化江西分公司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预警、预防措施不够。事件发生后,没能第一时间发现泄漏,对输油管道日常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环境风险隐患排查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企业应急预案有待完善。中石化江西分公司虽然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响应和处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三是环境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大部分物资临时从外省调运。应当督促企业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环境风险意识,强化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责任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责任,确保快速响应、有效应对。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要充分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以避免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降低环境损害。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如果企业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隐患并排除,就可避免次生环境事件发生。二是加强环境监管,各级环境主管部门要分析汇总各类常见突发环境事件,在日常检查时提醒企业做好相关防范,同时加强对各类风险源的监管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督促责任单位立即整改。三是做好风险防范和应急准备,风险源单位要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评审备案,严格落实通过评审备案的应急预案中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当事故突发时能够及时、科学、果断地采取应对措施,将事故、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力军.认清形势总结经验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管理工作[J].环境保护,2011,(22):8-12.

[2]陈明.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处置——以宝庆煤电有限公司柴油泄漏事件为例[J]环境保护,2013,(02):46-48.

(张霞,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陈明系环境保护部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应急值守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