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环境法讲坛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珞珈环境法讲坛 > 正文
郑保卫做客珞珈环境法讲坛,畅谈巴黎气候会议
2017-04-12 907 次

2015年12月14日星期一下午,珞珈环境法讲坛第十六讲在法学院325会议室开讲。本次讲坛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他为我所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见闻与思考”的精彩讲座。本期讲座由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秦天宝教授主持,我所合聘司马本诺副教授和全所部分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其他在汉兄弟院校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郑保卫教授首先就近年来他主持的中国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新闻和法律是需要相互支撑的。他从2009年举办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先后就在南非的德班、卡塔尔的多哈和波兰举行的国际边会中提到的气候变化和气候传播问题进行了解读与说明,指出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要着力解决它的产生原因、发展方法和存在的问题;接着郑保卫教授以自身的亲身经历讲述参加后哥本哈根时代媒体、政府和NGO角色及影响力研讨会,强调三者于气候传播中要保持互动、实现共赢,尤其媒体要注意加强与境外媒体的联系,改进气候传播的方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谈到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时,郑保卫教授认为这既在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巴黎协议的成功签订是公意的胜利,也表明社会共治、全球共治是需要法律作保障的。郑保卫教授分别用32字总结了对气候变化峰会和气候传播项目的发展及思考,他用“利益博弈、前行艰难;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中国智慧、引领方向;峰会路转、前途光明”指出在一些分歧小、易达成共识的重要气候变化问题上需要达成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而在一些分歧大、不宜达成共识的次要方面则可以形成政治记录待日后解决;最后郑教授简要介绍了他在巴黎大会上的发言,重点倡导气候正义,指出要始终贯穿、保持“利益共享、后果共担、责任共负、平等担责、自主贡献”的原则与理念。

点评环节中,我所合聘司马本诺副教授就亲身经历讲述了应邀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所见所闻及对所取得成果的思考与展望;秦天宝教授对郑教授从气候传播角度对于气候变化问题所做的思考与贡献极为肯定,他指出法律和新闻事实上是共通的,在实践领域中都要进行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并提出了对二者概念及关系的理解。在提问环节,郑保卫教授与在场师生围绕新闻报道的立场问题与个人品质以及民族地区环境法的适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秦天宝教授代表我所向郑保卫教授赠送了讲坛纪念品。此次讲座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结束。

(供稿:武瑞尔)